-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农业创业之星”事迹材料一
大学生“农业创业之星”事迹材料一
**,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西与锡北镇为邻,北与** 市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这片丰润的土地,历史悠久、 物庶民丰、人杰地灵。
初到**的人,很难想象不过六、七年前,这里还是一 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困难村。负 重奋进,和谐发展,是他,用自己的远见、毅力
、辛劳和汗水,带领6000多父老乡亲脚踏实地,埋头 苦干,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跃升为令人称羡的经济强 村。他,就是被当地乡亲亲切地称为“汤司令”的**村党 总支书记**。
越困难越需要坚强的组织领导
在**,除了鼎鼎有名的“**西瓜”,还有承载了千年历 史的老街。短短500米的老街,聚集着从元代到现代的各 个历史时期的四座建筑。“有商就有店,有店就有街。有树 就有村,村村绕街行”,一首打油诗印证了老街当年的辉煌。 曾经的繁华却挡不住古村没落的步伐,交通不便、信息闭 塞逐渐束缚住**的手脚,千年古村就这样被贫穷落后压住 To
,西联、张巷、坝里桥三个村和原**村合并。并村前, 原**村的村级年收入仅30万元,销售收入万元,有800万 元集资款尚未偿还;西联村各类债务近7000万元,张巷村 年收入仅10万元,坝里桥村没有一个盈利的企业。并村后, 全村工业开票销售收入不足400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仅 为60万元,负债却高达7000多万元。也正是在这个当口, **走马上任了。这个时任村委主任兼村实业公司经理的土 生土长的庄户人后代,由镇党委推荐担任了村党总支书记。
虽说是村里的“一把手”,但**心里清楚,这条路充满 着艰辛、布满了荆棘,弄不好拖垮了自己的企业,村里的 面貌还依旧。但面对村民们的信任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他实在找不出推托的理由。
迎着困难上。**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大胆盘活集 体存量资产,推进招商引资,一批集体资产由“闲置”变
“活用”,有效地增加了集体收入。同时,充分利用**中 心村的优势,抓好高起点规划,建设设施齐备的工业园区, 投入1500多万元建成了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先后引进40多 家企业来此“扎根安家”。经济实力壮大了,** “以工哺农” 的指导思想成为现实,走出了一条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新 路子。全村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适度规模经营 面积超过80 %,以果蔬、苗木种植为主的农产品基地超过 1000亩,满目翠绿的瓜田,硕果累累的桃园,如今都成了 村民的“聚宝盆”和“摇钱树”。
“人生应该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众人”,回想 起当年的创业艰辛,**很淡然,“就是因为困难才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组织领导,来带领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 园。危难之时,困难之际,更能凸显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坚 强作用。”
,**完成工业开票销售9亿元,村级可支配收入650 万元,人均收入16500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强村, 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锡 山区经济发展先进村”。
一边是古老的沉寂,一边是崭新的崛起。历史与现代 就这样在**交融、碰撞。
给会做肯做的后生“熬”的机会
村子富了,**却没有停止思考。“在高速发展的现代 社会中,知识更新极快,一个村子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 都需要不断充实力量。我们村委会每年都有人离岗退养, 虽然村里有那么多孩子外出读书,但村委会里却连一个真 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也没有过。”眼见着村委会逐渐步入老龄 化,村干部平均文化程度又低,**很忧虑。
这可不行! **回想起自己26岁担任村委会主要干部时 的情形。“在当时,我是村委会里学历最高的。拿着高中文 凭跟老干部们相比,可能输了经验和阅历,但优点在 于思维活跃,思想观念也更适合新农村的发展需求。” **琢 磨着也该是领“新人”入门的时候了。
就这样,**开始实施他的“土村官”计划。第一个被 他相中的是村里老蒋家的儿子蒋可梁。蒋可梁在**上大专, 学的是信息管理专业,大三面临就业时,家里人给他捎信 儿,说村里打算“委培”他,毕业后回村当干部。家乡发 展势头正好,没怎么考虑的蒋可梁一毕业就扎进了村党委 办公室,成为**第一个大学生村官一一这还是3年前的事。
8月,**所在的锡山区东港镇举办了一次后备干部选拔 考试,面向全区大学生选聘镇村行政助理和党政干部,最 后10人脫颖而出。按规定,他们将以“大学生村官”的身 份下村
“挂职锻炼” 一年。
**得知这个消息,就到镇里去“要人”。**是镇里的明 星村,镇里也大方,“老汤,10个人,你先挑吧!” **接过 简历,一一筛选。市场营销、财会、人力资源管理……这 些专业都很好,可村里目前都不缺。“顾晓斐,中国农业大 学农业经济专业”,就这个吧! **乐了,“可捡着块宝,村 里正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 农副产品品牌,这小伙子最实用。”
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