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的文学滋味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也斯生平簡介 1949 年:出生,祖籍廣東新會,原名梁秉鈞 1969 年:浸會學院英文系畢業;任專欄作家、中學教師 1970 年代:參與編輯《中國學生周報》; 1972 年:和朋友合辦《四季》雜誌,第一期試作馬奎斯專輯 「我們在香港比較早接觸這些東西,也很想借鑒這種有熱情也有藝術性、社會關懷的文學。」 1978 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養龍人師門》,嘗試用魔幻寫實手法寫香港的都市面貌,以及成名代表作詩集《雷聲與蟬鳴》;同年赴美深造 * 也斯生平簡介 1980 年代:78 至 84 年於美國深造留學期間,發現比較文學涉及面很廣,跟哲學、歷史、藝術、電影等都有關係,而這些正跟他以前的工作緊密相關。 「我在美國的時候,也修讀了很多電影課,以前用電影教書的時候,學生就比較容易進入它的世界,可以通過電影再介紹他們去看文學的作品,講理論的東西。」 1984 年: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學位。返港後於香港大學任教比較文學 1985 年:出版《游詩》 1989 年:獲邀為駐柏林作家,見證東西德統一 1990 年代:與攝影師李家昇合作推出《詩與攝影》(1990)出版詩作《游離的詩》(1995)、《半途:梁秉鈞詩選》(1995) 1998 年:任香港嶺南大學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 也斯生平簡介 2006 年:獲頒紫荊榮譽勳章 2009 年:出版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診斷患上肺癌 2010 年:獲香港藝術家年獎 2011 年:出版《人間滋味》、主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 2012 年:出版小說《後殖民食物與愛情》修訂版; 獲選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獲誠品書店選為香港十大作家之一 2013 年 1 月 5 日:於仁安醫院病逝,享年 63 歲 * 也斯文學歷程 就讀浸會大學英文系時,開始研究現代詩。 「當時我很想理解外國的文學思潮。1960年代是一個壓抑又躁動的年代,法國、美國有學生運動,中國內地有『文化大革命』。香港正邁向現代化,東西文化互相衝擊。我在這都市成長,遇到的新事物想尋找對應的寫法。但是『五四文學』很少寫到這種城市,所以我向法國、東歐、拉丁美洲的文學尋找參照。」 也斯的兩大創作泉源 ── 翻譯和閱讀 翻譯過聶魯達(Pablo Neruda)的詩、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l)的劇作、波蘭文學、詩人歌手卜?狄倫(Bob Dylan)和鍾妮?米曹(Joni Mitchell)的作品、史耐德(Gary Snyder)的詩文等 70 年代在台灣出版《當代法國短篇小說選》(1970)、《美國地下文學選》(1971)、《當代拉丁美洲小說選》(1972)等書 * 也斯文學歷程 各種新穎寫作手法 (如魔幻現實主義小說),都在模塑也斯自己創作的小說,再而為香港小說界引入現代的新面貌 浸會大學畢業後,輾轉任職多間報館,熟悉香港草根階層的生活,認識了許多傳媒界、藝術界的朋友 前後寫了八年專欄,內容涉及書評、影評、藝術評論。 「當時電影對我們的衝擊也很大,有些時候,我是通過看電影,才發現了不同的歐美文學。所以,電影給我帶來一些不同的啟發、不同的敍事方法,對我寫詩和小說也有影響。」 * 也斯文學特色 跨界性 「對話王」 喜歡跨界對話的文化工作者,常常跟不同界別的藝術工作者合作 打破文學框架與界限 讓文學與繪畫、攝影、現代舞、裝置藝術、時裝、音樂、電影等不同媒界互相輝映, 在「跨界合作」的過程中,孜孜不倦的尋求既艱難又刺激的「對話」 在也斯眼中,現代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日常生活中複雜的灰色肌理,才是常情 * 也斯文學特色 邊緣性 他的散文和小說,永遠把香港本土置於一種心靈的國際版圖之中,敘述的方式就是遊蕩和流浪 (李歐梵稱之為「國際性」(cosmopolitanism)) 好像把波特萊爾(Baudelaire) 的「都市漫遊者」(flaneur)化為香港人── 亦是也斯的自畫像 個人經驗以及普遍世態的結合化成獨特的文學況味 With no respect for different developments, how can one trace the past? With no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ent, how can one imagine, a whole fish? * 也斯文學特色 青年時創作的散文《灰鴿早晨的話》(1972) (台灣幼獅出版社) 四十年後改名為《灰鴿試飛:香港筆記》重新推出 也斯的散文,善於捕捉現代人的經驗、情感、形象,剎那的感興足以帶來他人的共鳴 這些感受總能夠與日常生活結合,也因為作者有寬闊的視野,廣博而不賣弄 * 也斯文學特色 也斯散文的香港味道:食物和漫遊 透過漫遊香港街道、觀察街巷人物、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