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上的季节.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卷四:秋之卷·获 ———— 239 以村庄之名(代序) 以村庄之名(代序) 以村庄之名(代序) 朱胜萱出生于1977 年2 月9 日,比我小整整两岁零 两个月,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地方叫作皂角树。这 是一个自然村,当时大概有四五十户人家,隔着当时的 县城5 公里——30 多年后,县城像这片土地上所有大大 小小的城镇一样迅速膨胀,吞没了周边的村落。朱胜萱 出生的地方,现在已经拆迁了,变成了一条很宽阔的马 路,晚上有明晃晃的路灯。 朱胜萱的爸爸是一名乡村教师,60 年代由于 “出身 问题”从市里下放到县里然后再分配到乡村,爸爸的名 字叫朱殿选,爸爸还有一个 “字”叫 “令秋”,后来朱胜 萱把 “令秋”作了自己孩子的名字。朱胜萱的妈妈叫李 艳群,小名叫 “艳芬”,村子里喊她的时候,辈分长的叫 “阿艳”,小的就叫 “艳姐”、“艳娘”。爸爸在村子里的小 学教书,妈妈是生产队的 “妇女队长”,每天带领着村里 1 屋顶上的季节 的妇女同志出工。 现在回想起来,到了朱胜萱记事的时候,皂角树村 已经一棵皂角树都没有了,因为前些年村子里炼过一次 钢铁,加上皂角米是可以吃的,皂荚还可以洗衣服,皂 角树含油,是很好的燃料。 没有了皂角树的皂角树村子还是很生态的,村庄生 长在一个岭岗的缓坡上,主要的道路就是一条从坡脚到 坡头的把村子剖成两半的土路,路的两边除了人家,分 别错落着村子里的主要建筑物,比如打麦场,开会的 “会房”,生产队的各种加工坊等等。顺着村子的边缘, 有一条小河流过,无论哪个季节,河水都被笼在各种树 的树荫里。 在朱胜萱8 岁以前,家里没有自己的房子,住的是 生产队的 “公房”,父亲在屋檐下摆了几个原来装肥皂的 木箱子,装上土种上了小葱、芫荽、蒜苗……后来父亲 调到了离家十多里地的山里学校,这一排木箱子就成了 朱胜萱的第一块私人领地——后来天空菜园的种植箱大 概发源于此。 2 以村庄之名(代序) 那个时候村庄里的巷子两旁,家家户户的檐前屋后, 都生长着各种不值钱的野草和花:鸡冠花、粉团花、灯 笼花、绣球花、一串红、草水仙、指甲花……开花的时 候,我跟着一帮野孩子用竹棍把各种花朵抽得七零八落, 朱胜萱会小心地把那些花移栽到属于他的 “土地”里, 让那些简陋的木箱子都有了色彩。后来听说朱胜萱在莫 干山建了一个庭院,院子里全是绣球花,我看过他给我 发的图片,好看得就像一个梦。 由于父母都忙着生存,朱胜萱的童年有大半的时光 是在田野里的,我的玩伴野孩子居多,朱胜萱的伙伴是 一群小姐姐,他 (她)们用鸡冠花撕开花瓣粘在额头上, 偶尔女孩子们会用指甲花把朱胜萱的指甲和手指都染上 颜色。我们忙着在垄间打 “土垡战”忘了回家挑水,朱 胜萱和他的 “闺蜜”们找好了猪草,还会顺便捋一小筐 菜花回家让妈妈做菜花腌菜。 十岁的时候,我们家里有了属于自己耕作的田地, 爸爸生病了办了病退回家,不能下田劳动,朱胜萱和我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