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编.pdfVIP

中国现代文学论集-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组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百年 中国:作家 的情感方式与 精神地位 孟 繁 华 年科举制度 的废 除 ,是 中国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选择 的 重大转折 ,它终结了向统治集 团蜂拥而至 的单一流 向,虽然当时 “大多数 的学生思想的还是科举 的一套 ,就是说 ,还是 以学校毕 业作为获取功名利禄 的手段 ,认为学校毕业相 当于科举 的举人 、 进 士等 资格 ” 。但 这 不 足 为 奇 , 即使 是 在 世 纪 年 代 中 期 ,鲁迅还认为学界有 “三魂 ” ,仍有 “行官势 ,摆官腔 ,打 官话 ” 之徒 。然而科举制度 的寿终正寝毕竟为知识分子从事 多 种职业 、从投奔官僚集 团的惟一选择 中解放 出来并 以个人身份独 立于社会政 治提供 了可能 。知识分子 的价值观念和心态开始 向现 代转变 ,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 的演说 中说 : “大学学生 ,当 以 研 究学术为天职 ,不 当 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 这是知识 分子 回归 自我价值 ,在 自身领域获得 自我确证意识 的觉醒 。 自那 一时代起 ,知识分子 的身份开始发生 了根本性 的转变 ,他们不再 是待命应召 的 “士 ”,不再是统治集 团豢养 的 “仕 ”或清客 ,他 们 的心态 不再 是 “向心 ”的 ,而 是疏离 的 ,在社会 上他们 有报 人 、教师 、科学家 、 自由作家等 多样 的独立身份或职业 。他们不 会 再 为仕 途 失 意而 牢骚 满腹 、感 伤 惆怅 或 因怀才 不遇 而 自命 清 高 ,优胜劣汰 的竞争意识增大 了他们职业 的流动性 ,而不必矢志 第 2 页 不移地 “从一而终 ”,流动性又开 阔了他们 的视野 ,强化 了 自由 的心态 。这 是 余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从业选择 的第一次大动 荡、大分化 ,第一次从人身依 附中解放 出来 。这是一次 “深刻 的 身份革命 ” ,这一 “革命 ”为知识分子 的人生重建提供 了令人 鼓舞 的可能,使知识分子 的精神 空间骤然洞开 ,一个 “无声 的中 国”变成 了一个 “有声 的中国”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 忘掉 了一切利害 ,推开 了古人 ,将 自己的真心话发表 出来 。” 正是现代知识分子心态转变的真实写照。 世纪之初 ,个性解放运动 已在 民间 自发而起 ,移风 易俗成为 新世 纪到来 的象征 ,从 “放足 ,断发 ,易服发难 ” ,开启 了反 “礼教 ”和等级秩序革命 的序幕,结束 了衣冠之治。当时 《申报》 曾记述 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民间个性解放 的景观: “中国人外国装, 外国人中国装”, “男子装束像女,女子装饰像男” “西装 东 装 ,汉装满装 ,应有尽有 ,庞杂至不可名状 ” 。民间的群众 运动在实践层面 已率先走在 了前面 , “贵贱之等 ,夷夏之辨 ,男 女之别 ,统统消 失在追 新 求异 的时装潮 中… …服 装成 了一个 窗 口,展现 了中国人性解放 的千姿百态 ” 但是在思想理论上对儒家传统 的彻底否定还是 “五 四”的新 文化运动 。民族危亡 的 “欧风美 雨 ”的东渐激起 了先觉知识分子 民族振兴 的富国强 民的热望 , “世界主义 ”的思想取 向 “使 中国 知识分子面对一个可资选择 的秩序 ,这种秩序迫使他们发现 既存 秩序基本制度 的偶然性和缺欠 ” ,发现 了中国的危机不仅 是 制度 的危机 同时也是文化 的危机 。因此 ,新文化运动 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