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情况-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VIP

主讲教师情况-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讲教师情况-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主讲教师情况(2) 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夏海平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64,2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博导) 行政职务 学院副院长(分管本科教学) 学 位 博士 电 话 2186658 传 真 2183937 所在院系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E-mail HYPERLINK mailto:hpxia@jingxian.xmu.edu.cn hpxia@jingxian.xmu.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61005 研究方向 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膜分离材料及其应用 2-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讲授的主要课程(2001.9-2004.7):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材料化学导论 专业基础课 2 1 102 高分子化学 专业基础课 3 2 56 树胶助剂与配方 专业课 2 3 135 高分子设计 专业课 3 5 48 新型聚合原理 专业课 3 2 8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 学生总人数 高分子化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14 5 140 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 选修课 2 2 150 教学相关论文 1. 高分子设计课程教学体会,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84(1998.9) ISSN 7-211-03157-3 2-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科研计划“十五”第二批重点项目:耐高温、高性能连续SiC纤维束丝的制备技术(800万、2004.8-2009.7、项目编号:MKTT-2004-42ZD、项目一级子课题负责人); 2、国防“863”项目:低成本MOCVD贵金属和稀土氧化物复合膜及其应用(30万、2002.11-2005.10、项目主持人) 3、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发酵产品清洁生产膜工艺研究(15万、2001.1-2003.12、项目主持人) 4、云南省重大科技(省院省校合作)项目:芦荟功效成分的提纯、浓缩及相应膜分离设备研究开发(厦门大学方27万元、2001.2-2004.1、厦门大学方主持人) 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0万、教育部,2005.1-2007.12、项目主持人) 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Osmabenzenes from the reactions of HC≡CCH(OH)C≡CH with OsX2(PPh3)3 (X = Cl, B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影响因子6), 126 (22): 6862-6863(2004)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imetallic Ruthenium and Bimetallic Osmium Complexes with Metal-vinyl Linkages, ORGANOMETALLICS(影响因子3), 24(4), 562-569, (2005)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5H-bridged bimetallic iron, ruthenium, and osmium complexes, ORGANOMETALLICS(影响因子3),18 (22): 4552-4557 (199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metallic ruthenium complexes bridged with linear C4H4 and C6H4O2 ligands, ORGANOMETALLICS(影响因子3),17 (22): 4762-4768 (1998)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metallic ruthenium complexes bridged with C5H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