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总结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的科学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微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以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兵力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社会文化基础 科学技术基础 医学实践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1)《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经典著作。分为《素问》《灵枢》,18卷162篇,形成于战国至两汉,集众多医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撰。 内容;A.注重整体,建立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B.构建藏象学说,创立经络学说。C.将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引入哲学领域。 (2)《难经》,约形成于东汉,传说位秦越人所做。 内容;A.阐释内经要义,创立新说,补充内经不足,脉法针灸优于内经。B脉学提出寸口脉诊法;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与发展。 (3)《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方之祖,张机写,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它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创立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辩证纲领和治疗方剂,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确立系统辨证论治体系,为临川医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内容:A.《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理论.B.《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内伤杂病。 (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 内容:A.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中品之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B.根据中药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C.明确“治热以寒药,治寒以热药”用药原则;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至960年)继承提高阶段 (1)《脉经》晋王叔和著成书于公元3世纪,为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 内容:A.提倡寸口诊法,明确寸关尺所主脏腑B.论24种脉象,鉴别诊断。 (2)《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成书于259年,为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3)《诸病源候论》隋 巢元方著,成书于610年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诸科病症的病因病机和症状;首提出戾气致病说法。 (4)《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唐 孙思邈著被称为“药王”,成书于公元652年,为中医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提出大医精诚为医学道德准则和追求的境界,开创中医学理论先河。 2.宋金元时期(公元960至1368年)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南宋 陈言,将病因分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铁打损伤,中毒,金创为不内外因。 (2)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A.刘完素,(刘河间,字守真),主张火热论,寒凉派,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著《素问玄机病式》 B.张从正,攻邪派,提倡攻邪论,提出“病由邪生”,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治疗中多用汗、吐、下三法,著《儒事门亲》。 C.李杲,补土派,主张脾胃论,从师张元素,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著《脾胃论》 D.朱震亨,提倡相火论,滋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著有《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公元1368至1911年)综合汇通和深化发展阶段 命门学说代表人物:张介宾(明代)、赵献可 温病学说代表人物:吴有性(明),叶桂、薛雪、吴瑭 吴有性,字又可,著《瘟疫论》,创“戾气理论”。 叶桂,著《温热论》创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 薛雪,著《湿热条辩》创新温热病理论的湿热病理论。 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辩证理论。 明清时期各著作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王肯唐《证治准绳》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吴廉《医宗金鉴》 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古医集在人体解剖的错误;发展淤血理论) 近现代(1840年以后)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 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张锡纯《医学裹中西参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理功能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精气神一体观 病机变化的整体性 诊断防治的整体性 养生康复的整体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