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当前状况分析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 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国际收支状况作为反映该国对外经济往来 的晴雨表,对一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 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中,国际收支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 个国家进行经济研究的重要科目之一。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 变动。 一、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但 中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总体上,经常 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双顺差”,促进了国际储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 以货物贸易顺差增长最明显。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 趋势。2015 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差额230 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 经常账户顺差1486 亿美元,增长85%;资本和金融账户 (不含储备资产)逆差 1256 亿美元,2014 年同期为顺差778 亿美元。 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中国目 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 二、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现状的原因分析 1、国内投资储蓄明显大于消费,内需不足,消费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趋于保守,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 蓄。低消费使得我国有效需求不足,供大于求;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高储蓄 的结果不能形成足够的消费需求,也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导致生产与消费的不 平衡。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过剩产能通过对外出口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 1 4 第 页 共 页 扩大的贸易顺差,而且主要是货物贸易顺差。 2、出口结构失衡 对外贸易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 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发展外向型经济。2009 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然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改变,更应该 看重商品结构的改变。虽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3、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使 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 流入又经银行的购入而转换为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 目顺差。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对外资不加选择的 “超国民待遇”等经 济优惠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出现的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同时也为中国外汇市场 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在保持汇率均衡水平的稳定基础上,中国需要尽 快理顺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外汇市场的管理创新,增强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 力。扩大结售汇周转头寸的浮动区间,适当增加银行制定挂牌价格的权限,增强 境内机构支配外汇资源的自主性。进一步培育外汇市场,逐步推行外汇做市商制 度,增加交易品种和交易主体。进一步健全汇率调控的参照指标体系,增加中央 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和对冲工具,提高中央银行的汇率调控水平。 三、中国国际收支运行现状的应对措施 为积极地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有效地改善中国的国际收 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因此,需要更多的着眼于调整国内 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在共同推动 世界经济稳定的同时,争取有利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 (一)面对全球经济的新形势,着眼于保持国内经济又好又快的宏观目标, 转变经济工作思路,时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入 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创新 转变,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2 4 第 页 共 页 (二)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起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