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亚结构形成 位错不均匀分布,并使晶粒碎化成许多位向略有差异的亚晶粒。 变形织构 残余内应力 * * 压力加工方法示意图 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二、 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三、 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和冷加工 小结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一、 金属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单晶体变形的基本形式 ——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方式:滑移 和 孪生) 	正应力 使晶格发生 弹性变形 或 断裂 	切应力 使晶格发生 弹性歪扭 或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实质 —— 原子移动到新的稳定位置 滑   移         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的一定方向(滑移方向)发生滑动。 滑移的实现 —— 借助于位错运动 ※ 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结果。并非是晶体两部分沿滑移面作整体的滑动。 ※ 滑移只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同金属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大小不同。 滑移的特点: ※ 滑移造成的晶体总变形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值,不引起晶格位向的变化。  ※ 滑移总是沿着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其上密度最大的晶向进行。(滑移系)  ※ 滑移时晶体伴随有转动。 滑移系(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滑移系数目↑,材料塑性↑;滑移方向↑,材料塑性↑。如FCC和BCC的滑移系为12个,HCP为3个,FCC的滑移方向多于BCC, 金属塑性如Cu(FCC)>Fe(BCC)>Zn(HCP)。 孪生         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产生塑性变形。 金属晶体中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在孪生面两侧形成镜面对称关系。→发生孪生的部分(切变部分)称为孪生带或孪晶。 孪生借助于切变进行,所需切应力大,速度快,在滑移较难进行时发生.  特点: 孪生→原子移动的相对位移是原子间距的分数值.  FCC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少数在极低温度下发生,BCC金属仅在室温或受冲击时发生。HCP金属较容易发生孪生。    黄铜中的孪晶 锌中的孪晶 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实质: 金属塑性变形实质上是以滑移和孪生 两种形式通过位错运动来进行的。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且存在许多晶界,变形复杂。 (A)晶界的影响    晶界起强化作用 ( B)晶粒位向的影响       软位向、硬位向。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各个晶粒位向不同,且存在许多晶界,变形复杂。 细晶强化 通过晶粒细化使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提高的现象。 强化原理 晶界原子排列较不规则→缺陷多→滑移阻力大。晶粒越细小,则晶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则强度越大。 ※ ※ 晶粒越细小,单位体积晶粒多→变形分散→减少应力集中  晶粒越细小,晶界越多且越曲折→不利于裂纹的传播→断裂前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则塑性越好。  ※由于晶粒越细小,强度越高,塑性越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好。 3、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的影响 ※  形成纤维组织 ※  形成亚结构 ※  产生形变织构 (2)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  产生加工硬化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冷变形程度的增大,其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 如:冷轧薄钢板       冷拔钢丝等。  ※  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产生,使金属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 使金属晶体缺陷增多,并产生残余应力。 变形、开裂、耐蚀性下降。利用好可提高表面疲劳强度 变形10%    100× 变形40%    100×  变形80% 纤维组织 100×  工业纯铁不同变形度的显微组织 (2)织构 绝大部分晶粒的某一位向与外力方向趋于一致,性能出现各向异性。 晶粒拉长,但未出现织构。 晶粒拉长,且出现织构。 (1)丝织构       (2)板织构 制耳现象 (3)加工硬化(形变强化—强化材料的手段之一) 加工硬化的原因  塑性变形 → 位错密度增加,相互缠结(亚晶界),运动阻力加大 → 变形抗力↑    加工硬化的意义: (1)具有一定抗偶然过载的能力,保证安全; (2)是冷变形工件成型的重要因素; (3)强化金属的重要工艺手段. (1)宏观内应力 引起新的变形,降低精度。 (2)微观内应力 引起开裂,产生微裂纹。 (3)晶格畸变内应力 强化金属;耐蚀性降低。 二、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在加热时       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回复 2.再结晶 3.晶粒长大  T回复=(0.25~0.3)T熔点(单位:K) 回复使塑变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增高,但残余应力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2季度5G产业和市场发展报告-TD产业联盟.pptx VIP
 - 基于plc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设计.docx VIP
 - 2017年11月浙江卷(健忘妈妈趣事)-2022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历年真题解析(40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3年资料员资格考试题库答案下载.docx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专项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护理核心制度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2021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RAZ-D分级阅读学前英语绘本Pillow Fort Password(可打印成册).pdf
 - 《赤壁》PPT下载一等奖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ppt VIP
 - 论语 原文版精校 可直接打印.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