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意义定位与组织概要(1).ppt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意义定位与组织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學校本位課程 張鈿富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教授 壹、為何而改? Competitiveness-driven Finance-driven Equity-driven 為何而改? #1 其一,改革反應國內及世界人力市場技能需求之改變,新觀念的注入以組成教育成就與工作技能的產出。這種改革可以稱之為「競爭導向的改革」(competitiveness-driven reforms)。 為何而改? #2 其二,改革反應的是公共部門預算與私人公司收入的縮減,減少教育財政與訓練公私部門可取得的資源,這種改革可稱為「財政導向的改革」(finance-driven reforms)。 為何而改? #3 其三,改革嘗試改進教育重要的政治/社會的角色,做為社會流動與社會公平的根源,這種改革稱之為「公平導向的改革」(equity-driven reforms)。 貳、中小學要改什麼? 以 組織、課程與教學為重心 九年一貫課程 學校本位管理/學校本位決定 (SBDM) 91學年度試辦 國中小學組織再造及人力資源重整方案 一、學校夲位管理 (SBM) 學校夲位管理 (SBM) 「校基管理」或稱「以學校為中心的管理」意指學校管理的任務,依據學校本身之特徵與需要,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實施教育活動。 基本內容包括學校層級的自治 (school-level autonomy) 和 分享作決定(shared decision making)兩部份。 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 SBM)係美國一九八○年代學校改革運動中最普遍的策略之一,強調學校為教育決策最基本的單位。 SBM 是否為最佳的發展策略? 美國學校行政人員協會(AASA)、全國小學校長協會(NAESP)和全國中學校長協會(NASSP) 於一九八八年共同指出「學校本位管理」具有下列各項優點: (一)正式認可在學校任職的教育人員從事有關教學改進的決定。 (二)提供教職員以及社區人士參與決定的機會。 (三)能提高教師的士氣。 (四)學校本位管理強調學校決定的績效責任。 (五)學校本位管理配合學校發展教育目標並予以經費和指導的支援。 (六)學校本位管理能有效培育學校各層級的領導者。 (七)學校本位管理能增進溝通的質與量,並能增進各校的行政彈性,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引發學生更多的創意。 二、課程革新 82年 發表國小課程標準大綱 83年 發表國中課程標準大綱 87.9.30宣佈 九年一貫政策 86年 教科書開放附帶決議激發的火花 意識形態+無限上綱的立委預算審查權 (課程政策意外的決定) 三、課程革新的擺盪 國家本位的課程 vs.學校本位的課程 80% vs. 20% 民57年課程 vs. 民87年九年一貫課程 四、傳統課程vs九年一貫課程 螺旋型 vs. 直線型 重複學習 vs. 避免重複 圓狀加深加廣 vs. 直階而上減輕負擔 五、中小學課程革新的期望 學校有自主與彈性的空間 落實「教師共同經營課程」的理念 增加活動與空白課程 增加教師與學生對課程的選擇與自主權 注意學科的統整與簡化 重視年級間課程內容的銜接 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以先進國家為例,一九七○年代以後,有關課程的研究內涵不再單純是強調個別學科內容的探索,轉而對課程結構及基本性質進行探討; 參與課程研究的人員,不僅限於學科專家,進而擴大到教育學者、教師及一般教育工作者;課程研究的主要特色,包括:以學習為中心、課程概念的擴大、重視潛在課程及以學校為課程發展的基礎。 一、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vs. 書商本位課程 係指由學校本身對於學生之學習內容或活動所進行的設計、實施和評鑑。 換言之,是以學校為主所發展出來的課程,所以它是「由下而上」(bottom-up)的課程發展;而不是「由上而下」(top-down)的課程發展。 二、課程定位與教師角色 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的適當性 教師在課程與教學角色的轉變 檢視九年一貫課程的功能定位 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為目標,強調帶著走的「能力」而非背不動的「書包」。 主張鬆綁,賦予學校發展課程的權責。學校成立發展委員會,由全校教師協同家長,共同規劃百分之二十的彈性課程。 課程設計將現代社會的重大議題融入各領域。(兩性、環保、人權) 2.檢視學校本位課程的適當性 去集中化由中央轉移到地方,學校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基地。 垂直連貫: 國小與國中學習活動的連貫,要透基層的學校。 水平統整: 七大學習領域的統整 (語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科技、綜合活動) 發生的主要場域是學校。 能力指標的轉化是學校、教師之任務。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