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英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吴高庆、华夏怡
摘要:刑事错案是刑事司法领域内难以禁绝的现象之一,即使是法治发达的西方国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曝光的刑事错案,多数是由于“真凶再现”或是“被害人死而复生”等偶然性因素才得以公之于众,从而获得救济的机会。我国刑事错案发现和纠正机制也因此一直为学者所诟病。英国的司法进程较为久远,在错案纠正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其错案纠正机制的梳理,不难发现英国在错案纠正上更多的是利用轰动错案所带来的契机,弥补制度缺陷、修正程序瑕疵、填补法律空白,从错案的发现入手设置独立的案件审查机构,在错案的纠正和防治方面则建立了程式化的反应机制,从对错案的单一应对转向多元治理。通过对英国错案纠正机制的研究,我们能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其在错案纠正方面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国借鉴与吸收。
关键词:刑事错案;错案纠正;英国;启示
自从人类主导刑事司法以来,刑事错案也就相伴而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论刑事诉讼程序经过多么精心的设计,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对案件的认识偏离客观事实,错误总是难以避免的。纵观世界刑事司法发展史,也是一部同刑事错案的斗争史,各个国家在其司法进程中,一直致力于防范和减少错案,进而推动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在错案的应对策略上,英国致力于完备法律、构建制度以及变革程序,通过多个方面的努力尽力实现其“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的司法理念。研究英国的刑事错案纠正机制,借鉴并吸收其成功经验,会对我国刑事错案纠正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英国刑事错案纠正概述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司法体系的国家,英国的历史上也存在着司法不公、错案丛生的现象,早在19世界末就存在着冤假错案难以得到纠正的情形,1896年发生的阿道夫·贝克(Adolf Beck)案就是那一时期的典型。而进入了20世纪中期,三个死刑案件的平反再次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它们分别是蒂莫西·埃文斯(Timothy Evans)案、德雷克·本特利(Derek Bentley)案和露斯·埃利斯(Ruth Ellis)案,这三起案件的共同点是被告人均已被处决,并且都是在时隔多年后才发现判决的事实认定出现了错误。三条无辜生命被戕害刺痛了英国公众的神经,由此引发了全国废除死刑运动的高涨,并最终导致死刑在英国的废除。然而错案并未因此销声匿迹,到了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刑事错案被曝光,例如伯明翰六人案(Birmingham Six) R. v. McIlkenny, 93Crim. App. R. 287(C.A. 1991).、朱迪斯·沃德(Judith Ward)案 R. v. Ward, 96Crim.App. R. 1,1(C.A.1993).、吉尔弗德四人案(The Guildford Four) Bob Woffinden,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1(1998).
R. v. McIlkenny, 93Crim. App. R. 287(C.A. 1991).
R. v. Ward, 96Crim.App. R. 1,1(C.A.1993).
Bob Woffinden,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1(1998).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的这十年间,英国的错案发生率为平均每年15起。由于一些错案中的无辜者被关押长达10多年之久,因此曝光之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安。虽然英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法律限制警察权力、规定控诉方有义务提供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错案,于是,英国司法界开始探寻有效的错案纠正制度。
在英国的刑事错案纠正进程当中,无论是新法的制定颁布、原有法律的修订,抑或是新机构的设立、案件调查手段的改进,背后都有错案起到助推的作用。反过来,司法的优化也为错案的纠正和防治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两者正是在相互作用之下不断向错误最小化的优良司法迈进。
近年来,英国在纠错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变革,现行的错案纠正制度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控诉方提起的再审和由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提起的再审。前者指的是控诉方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以向上诉法院要求撤销一个人的无罪判决并指令就该重罪进行再审;后者指的是独立的官方审查机构——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在调查后认为某一申请具有翻案的确实可能性时,将其提交上诉法院或刑事法院以提起再审。
如果说刑事案件审查委员会更多的是对无辜者受到错误裁判,即误判这一情形加以关注,那么由控诉方针对重罪提起再审,则是对“有罪判无罪”这种错案进行纠正。而纵观世界各国错案纠正的现状,关注的重点多是在“错判有罪”上,所采取的的救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