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合理布置载荷 降低 Mmax F L/6 5FL/36 安装齿轮 靠近轴承一侧; ——3、集中力分散 降低 Mmax F 二、梁的合理截面 增大抗弯截面系数 截面面积几乎不变的情况下, 截面的大部分分布在远离中性轴的区域 1、合理设计截面 抗弯截面系数WZ越大、横截面面积A越小, 截面越合理。 来衡量截面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合理截面 合理截面 伽利略1638年《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证明》 “空心梁能大大提高强度,而无须增加重量, 所以在技术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自然界就更为普遍了, 这样的例子在鸟类的骨骼和各种芦苇中可以看到, 它们既轻巧而又对弯曲和断裂具有相当高的抵抗能力。“ 矩形截面中性轴附近的材料未充分利用,工字形截面更合理。 根据应力分布的规律: 解释 z 合理截面 合理截面要求上下危险点同时达到各自的许用应力。 对于塑性材料 宜设计成关于中性轴对称的截面 对于脆性材料 宜设计成关于中性轴不对称的截面 且使中性轴靠近受拉一侧。 各项的物理意义 1、Fs 欲求切应力的点所在截面的剪力; 2、Iz 欲求切应力的点所在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 3、b 欲求切应力的点处截面的宽度; 4、Sz* 横截面上距离中性轴为y的横线以外部分的面积A1对中性轴的静矩。 16 28 14 4 8 20 80 120 20 8、切应力分布规律 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按抛物线规律变化。 中性轴处 最大正应力所在的点 工字形截面梁切应力沿高度的分布规律 τmax 计算公式 切应力危险点 中性轴处 最大切应力 腹板上的切应力呈抛物线变化; 腹板部分的切应力合力占总剪力的95~97%。 工字形截面的翼缘 翼缘部分的水平切应力沿翼缘宽度按直线规律变化; 翼缘部分的切应力强度计算时一般不予考虑。 并与腹板部分的竖向剪力形成“剪应力流” 。 T形截面梁切应力沿高度的分布规律 计算公式 切应力危险点 中性轴处 τmax 圆形截面梁切应力沿高度的分布规律 计算公式 切应力危险点 中性轴处 τmax 最大切应力 2、横截面上同一高度各点的切应力汇交于一点 3、竖直分量沿截面宽度相等,沿高度呈抛物线规律变化 1、在截面边缘上各点的切应力的方向与圆周相切。 ??max= 2.0 Fs A 圆环截面的最大切应力 z y 切应力的危险点 能否说:“切应力的最大值一定发生在中性轴上”? 当中性轴附近有尺寸突变时 最大切应力不发生在中性轴上; 当中性轴附近有没有尺寸突变时 最大切应力发生在中性轴上; 切应力强度条件 对于等宽度截面, 发生在中性轴上; ?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细长梁的弯曲变形,正应力的强度条件是主要的,剪应 力的强度条件是次要的。 对于宽度变化的截面, 不一定发生在中性轴上。 一般情况下, 以正应力设计为主, 切应力校核为辅; (2) 对于较粗短的梁,当集中力较大时, 注意 (4) 薄壁截面梁时,也需要校核切应力。 截面上的剪力较大,需要校核切应力强度条件。 (3) 载荷离支座较近时, 截面上的剪力较大; (5) 木梁顺纹方向,抗剪能力较差; (6) 工字形截面梁,要进行切应力校核; (7)正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横截面的上下边缘, 该处的切应力为零; 切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中性轴上, 该处的正应力为零。 对于横截面上其余各点,同时存在正应力、切应力。 这些点的强度计算,应按强度理论进行计算。 注意 例题1:悬臂梁由三块木板粘接而成。跨度为1m。胶合面的许可切应力为0.34MPa,木材的[σ[= 10 MPa,[τ]=1MPa,求许可载荷F。 F 1.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2.按正应力强度条件计算许可载荷 3.按切应力强度条件计算许可载荷 x Fs x M F FL F 4.按胶合面强度条件计算许可载荷 5.梁的许可载荷为 x Fs x M F FL F 例2铸铁梁的截面为T字形,受力如图。已知材料许用拉应力为 ,许用压应力为 , 。试校核梁的正应力强度和剪应力强度。若将梁的截面倒置,情况又如何? A B 2m 1m 3m P=20KN C D q=10KN/m 200 30 200 30 200 30 200 30 (a) 确定中性轴的位置 (c) 最大静矩: z zC (b) 计算图形对形心主轴的惯性矩 (1) 平面图形几何性质计算 157.5 (2)绘剪力图、弯矩图 计算约束反力: A B 2m 1m 3m C D P=20KN q=10KN/m FAy FBy 作内力图 Fs M 10KN 10KN.m 20KN.m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x VIP
- 饭店服务与管理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doc VIP
- 浅析PAT在实施QbD中的作用.pdf VIP
- 单位评价师德表现 .pdf VIP
- 《烟花爆竹基础知识》课件.ppt VIP
- T SHZSAQS 00178—2023 棉花膜下滴灌优质高产栽培水氮管理技术规程.pdf VIP
- GB∕T33000-2025《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修订解读、分析和应对说明表【2025-02雷泽佳编制】.pdf VIP
- 承包商hse管理业务培训考试题(含答案).doc
- 国开管理英语1学习行为评价.pdf VIP
- 【培训课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政策解读.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