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背诗词精讲:《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doc
PAGE \* MERGEFORMAT 4
PAGE \* MERGEFORMAT 4
必背诗词精讲:《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
必背诗词精讲:《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
《峨眉山月歌》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他因写诗而闻名,为当时的人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李白时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写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路程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本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⑵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⑶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⑷君:指峨眉山月。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诗歌意境描绘:在
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
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
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诗句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峨眉山月也似乎舍不得绿得可爱的江水,安祥地沉浸在江水中,随波游荡,伴随着诗人远去的旅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写的是又一个旅途之夜。诗人一叶轻舟,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这时离故乡已很远了,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想寻找从峨眉山就跟随他一同行走的明月,也被岸边的高山遮住,再也看不到了,惜别的离情使他深深地沉思起来。
名家评价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
诗情
在全诗中除“峨眉山月”外,几乎没有景物描写,除“思君不见”外,也不见言情,但读全诗后却觉纸短情长情无限,就是因为无处不在上下相伴的明月形象,融入了诗人因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对亲情,对友情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可及的无法割舍的情怀之中了。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一课一练
作品名称:峨眉山月歌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①李白号( )又号( )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
②描绘令诗人流连忘返的景色的诗句是:
。
《春夜洛城闻笛》
走进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 李白鲁郡。
他以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李白的诗,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和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被世人合称为“李杜”。
【小李杜:李商隐 杜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