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蚀作用有人估计可超过河流侵蚀作用的10~20倍。估计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大冰期中平均被挖蚀去25米厚的岩层,岩屑总量可以填平现在的波罗的海和它周围的一切湖泊。号称“千湖之国”的芬兰境内的湖泊,就是由大陆冰川挖掘地面形成的。北美的五大湖也是如此。 二、冰蚀地貌 1.冰斗,刃脊和角峰 冰斗呈半圆形,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起的陡坎。冰斗的岩盆的最低高度代表发育冰川时的雪线高度。刃脊和角峰是冰斗演化的结果。 冰斗、刃脊、角峰 角峰与刃脊 角峰(喜马拉雅山) 角峰 冰斗湖 2.槽谷和峡湾 (1)冰川谷:又称U形谷或槽谷,它的前身大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河谷,以后由冰川切割V形河谷而成,但两者的地貌特征却显然不同。 ①平面形态河谷弯曲,槽谷平直;槽谷一般表现为中上游宽,下游窄 。 ②横剖面河谷V形,槽谷U形 ③纵剖面河谷为圆滑曲线,槽谷为陡缓交替的阶梯状 槽谷 (2)悬谷 在主、支冰川汇流处,常因冰量不同而引起了侵蚀强度的差别。主冰川比支冰川厚度大,侵蚀力强,槽谷深度也大,当冰川衰退后,支冰川槽谷就高挂在主冰川槽谷的谷坡上,形成悬谷。它高出主冰川槽谷底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 。 悬谷 U 形谷 U 形谷 U 形谷 (3)峡湾 峡湾分布在高纬度沿海地区,这里沿冰期前河谷发育的山谷冰川,其下游入海后仍有较强的侵蚀能力,继续刷深、拓宽冰床;冰期后,受海浸影响,形成两侧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深度很大的海湾,称为峡湾。挪威海岸有一个峡湾长达220千米,南美巴塔哥尼亚海岸的峡湾深度达1288米。 峡湾 峡湾 冰斗与峡湾 3.羊背石 (1)羊背石:是冰床上由冰蚀作用形成的石质小丘,常成群分布,远望犹如匍匐的羊群,故称羊背石。 (2)特点: ①羊背石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与冰川运动方向一致。 ②剖面形态两坡不对称;迎冰流面以磨蚀作用为主,坡度平缓作流线形,表面留下许多擦痕刻槽、磨光面等痕迹;背流面则在冻融风化和冰川挖蚀作用下,形成表面坎坷不平作锯齿状的陡坡。 羊背石 羊背石 冰蚀地貌——擦痕 第三节 冰川搬运、堆积作用与冰川堆积地貌 一、冰川的搬运与堆积作用 1.冰川搬运的特点 ①搬运距离长 ②搬运量大 ③被搬运物大小悬殊 ④具有逆坡搬运的能力 冰川的搬运作用 二、冰碛物 1.冰碛物:冰川搬运的物质统称为冰碛物。 2.冰碛物的基本特征①冰碛物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混杂堆积,结构松散,大小悬殊。 ②缺乏分选性,无层理。 ③砾石的磨圆度很差。 ④砾石上常有光滑的磨光面及钉字形擦痕。 冰川融水与冰碛物 冰碛物 杂乱堆积的冰碛物 3.据其分布部位的不同,分别叫表碛,内碛,底碛,侧碛,中碛,终碛和基碛等。 中碛 终碛 基碛 表碛(细) 表碛(粗) 侧碛与终碛 漂砾 三、 冰碛地貌 冰碛地貌:随着冰川的衰退,冰碛物也就相应地被堆积下来,形成各种冰碛地貌 。 1.冰碛丘陵 在冰川消融后,原来随冰川运行的表碛、中碛和内碛等都坠落在底碛之上,形成低矮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 2.侧渍堤:当冰川融化后退时,在冰川的两侧由融出渍堆积形成的长堤状地形。侧碛堤 3.终碛垄(终碛堤,前碛堤) :由冰川搬运物在冰川末端堆积成的弧形堤。 4.鼓丘 :它是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一种流线型丘陵。平面上呈蛋形,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一般高度数米至数十米,长度多为数百米左右。鼓丘内有时含有基岩核心,形如羊背石,它局部出露于迎冰坡,或完全被冰碛物所埋藏。 (P136) 珠穆朗玛峰下的终碛垄 鼓 丘 鼓 丘 四、冰水堆积地貌 冰水堆积是指冰川消融时冰下径流和冰川前缘水流的堆积物。它们大多数是原有冰碛物,经过冰融水的再搬运、再堆积而成。因此,冰水堆积物一方面具有河流堆积物的特点,如有一定的分选性、磨圆度和层理构造;但同时又保存着条痕石等部分冰川作用痕迹,故又称层状冰碛。 1.蛇形丘 (1)特点:它是一种狭长、弯曲如蛇行的高地。两坡对称,丘脊狭窄;一般高度15~30米,高者达70米;长度由几十米到几十千米,北美有长达400千米的。蛇形丘的组成物质主要是略具分选的沙砾堆积,夹有冰碛透镜体,具有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结构。 (2)成因 常见的是冰下隧道堆积。在冰川消融期间,冰融水很多,沿着冰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冰融水流受到上游强大的静水压力,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并可逆坡运行,直至冰水堆积物堵塞隧道。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此,蛇形丘可有分支,亦能爬上高坡,匍匐于丘陵、高地之上,贯穿鼓丘群之间。 蛇形丘 2.冰砾阜、冰砾阜阶地和锅穴 (1)冰砾阜:是一种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小丘,由一些初经分选、略具层理的粉沙、沙和细砾组成;其上常覆有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