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城 关 中 学 黄 志 刚 基础教育,包括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来重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到2000年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从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课程改革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中起重要作用的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在进行的,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里重点介绍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实施问题。 这次课程改革是1999年初正式起动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根据《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设计,作为振兴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计并实施。首先由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组成的课程研究专家组,起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1999年下半年形成课程改革纲要初稿,并开始在部分学科组织编写国家课程标准。起动比较早的有“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00年初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并同时在全国八所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后来扩展为十所师范大学。2000年初开始组织立项,研制中小学20多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在这期间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科学家,中小学教师和企业界人士。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7月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20几个新的课程标准。2001年9月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试验区进行实验研究(后来扩大到42个实验区。2002年9月在全国启动530个省级实验区,覆盖面达到15%左右。预计到2003年达到30%,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课程改革?怎样理解和认识这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对中小学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次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研究者和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应当了解改革的动态,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改革之中。这对我们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个挑战。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1. 国内课程发展的简要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小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功不可没。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延续了几十年的中小学课程体系,虽然也在不断地改进,但总体上存在一些弊端。要使课程与教材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下面是中国几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表现的一点特征: (1)课程发展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的课程发展都是按集中统一的模式进行的。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出现一些变化,但主要的发展模式仍然是集中统一的。全国大多数地区仍然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有利于政府对课程的制订和实施的控制,有利于确定高一级学校选拔时所用的标准。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很难顾及到不同地区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别。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有差别,城市和农村差别更大。这样统一的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一些学校可能感到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太浅,不能满足部分好学生的需要。另一些学校可能会感到内容太难,许多学生跟不上,学不会。同时,由于规定得过细过死,也限制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选择的余地。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在制订课程标准时也不同程度地考虑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别是中学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使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这种弹性也只是在一个课程标准范围内的弹性,是一个大的框框下的弹性,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权仍然很有限。 (2)课程结构偏重学科基础课程 从课程设置看,中国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文化科学的基础课程的份量始终偏多。特别是数学、语文等学科在整个课程中的比例占得很大。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的数学和语文两个学科所用的课时占小学阶段总课时的近58%。在以前的课程计划中,这两科所占的比例还要高。这样一种重视学科教学的倾向,明显反映一种受东方的教育观念影响的结果。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考试文化也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虽然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要求下,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一般都反映在总体目标的表述上。 (3)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比较强。这与多年来中小学注重基础知识掌握与基本技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