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1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描述定理.(重点)
2.能应用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相关问题.(重点、难点)
3.理解“平行”与“垂直”之间的相互转化.(易错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阅读教材P70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文字语言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eq \b\lc\ \rc\}(\a\vs4\al\co1(a⊥α,b⊥α))?a∥b
图形语言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3)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
【解析】 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可知(1)、(2)、(3)均正确.
【答案】 (1)√ (2)√ (3)√
教材整理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阅读教材P71“思考”以下至P72“例4”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文字语言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
eq \b\lc\ \rc\}(\a\vs4\al\co1(α⊥β,α∩β=l,a?α,a⊥l))?a⊥β
图形语言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上任取一点E,作EF⊥A1B1于F,则EF与平面A1B1C1D
A.平行 B.EF?平面A1B1C1D
C.相交但不垂直 D.相交且垂直
D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且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A1B1,又EF?面A1ABB1,EF⊥A1B1,∴EF⊥平面A1B1C1
[小组合作型]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
如图2-3-31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
图2-3-31
求证:(1)MN∥AD1;
(2)M是AB的中点.
【精彩点拨】 (1)要证线线平行,则先证线面垂直,即证AD1⊥平面A1DC.
(2)可证ON=AM,ON=eq \f(1,2)AB.
【自主解答】 (1)∵ADD1A1
∴AD1⊥A1D.
又∵CD⊥平面ADD1A1
∴CD⊥AD1.
∵A1D∩CD=D,∴AD1⊥平面A1DC.
又∵MN⊥平面A1DC,∴MN∥AD1.
(2)连接ON,在△A1DC中,
A1O=OD,A1N=NC.
∴ON綊eq \f(1,2)DC綊eq \f(1,2)AB,∴ON∥AM.
又∵MN∥OA,
∴四边形AMNO为平行四边形,∴ON=AM.
∵ON=eq \f(1,2)AB,∴AM=eq \f(1,2)AB,∴M是AB的中点.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线线、线面垂直以及线面、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的桥梁,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它们.
2.当题中垂直条件很多,但又需证平行关系时,就要考虑垂直的性质定理,从而完成垂直向平行的转化.
[再练一题]
1.如图2-3-32,已知平面α∩平面β=l,EA⊥α,垂足为A,EB⊥β,垂足为B,直线a?β,a⊥AB.求证:a∥l.
图2-3-32
【证明】 因为EA⊥α,α∩β=l,即l?α,所以l⊥EA.
同理l⊥EB.又EA∩EB=E,所以l⊥平面EAB.
因为EB⊥β,a?β,所以EB⊥a,
又a⊥AB,EB∩AB=B,
所以a⊥平面EAB.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a∥l.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
如图2-3-33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的菱形且∠DAB=60°,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图2-3-33
(1)若G为AD的中点,求证:BG⊥平面PAD;
(2)求证:AD⊥PB.
【精彩点拨】 (1)eq \x(菱形ABCD,∠DAB=60°)―→eq \x(△ABD为正三角形)
―→eq \x(BG⊥AD)eq \o(―――――――→,\s\up17(面PAD⊥底面ABCD))eq \x(BG⊥平面PAD)
(2)要证AD⊥PB,只需证AD⊥平面PBG即可.
【自主解答】 (1)如图,在菱形ABCD中,连接BD,由已知∠DAB=60°,
∴△ABD为正三角形,
∵G是AD的中点,
∴BG⊥AD.
∵平面PAD⊥平面ABCD,
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BG⊥平面PAD.
(2)如图,连接PG.
∵△PAD是正三角形,G是AD的中点,
∴PG⊥AD,由(1)知BG⊥AD.又∵PG∩BG=G.
∴AD⊥平面PBG.
而PB?平面PB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