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裘盛戎声腔艺术特色浅探
裘盛戎的唱,不但唱 “声” 给人 以美 的享受 ,并且唱
“人 ” 用 声腔 艺术 塑造人物;不但“能 ”唱 胜任繁重 的
唱功 ,而且“会 ”唱 有极为娴熟 的演 唱技巧 。
下面试谈谈裘盛戎声腔艺术中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气 口
在京剧 中衡量一个演员的唱功如何 ,通常要看吐字 、行
腔、气 口三大要素。裘盛戎在这三个方面,均有深厚的功力,
而其中的气 口功夫,更是出类拔萃。
气 口就是演员演唱当中换气 的地方 ,歌谱上注 明为休止
符。演员演唱当中,气 口的好坏与演唱效果有着重要的关系。
气 口用得好,演唱顿挫得当、舒展 自如、歇而不断、紧而不乱。
气 口用得不好,唱者力竭精疲,听者也为之捏一把汗。京剧的
气 口,通常分为明气 口和暗气 口,明气 口是明显换气的地方,
暗气 口则是暗中换气 的地方 。其 中暗气 口的选择和运用 ,是
京剧名家演 唱的“秘诀 ”之一 。
从京剧铜锤花脸这一行当的要求来讲 ,裘盛戎的嗓音条
件并非十分理想。但因他在演唱中,注重用气,研究气 口,多
年苦下功夫,从而熟练地掌握了因字提气,借腔换气等演唱技
巧,使 自己的演唱和谐流畅、神完气足。即使演唱大段唱腔,
台下听来 ,亦觉他毫不吃力 ,游刃有余 。对此 ,有人贬之为
“偷 ”,其实正是裘盛戎藏拙露巧,抑短扬长之处 。
请看他在 《赤桑镇》剧中包拯劝嫂娘的一段唱腔 。唱腔板
式为 〔二黄三眼〕转 〔原板 〕,唱词为“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
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 良臣人人敬仰……”十字句
一般为三个字 气口 三个字 气 口 二个字
气 口 二个字。但裘盛戎在第一句里的 “蒙”字上,就用了
个 因字提气 ,“蒙 ”字 出 口,气非但不放 ,反而提起 ,这就为后边
的几个字留下了行腔余力。第二句的 “金石言”三个字,传统
唱法 是待“言 ”字 出 口之 后 ,过 门吸气 ,但 裘 盛 戎在“金 ”字 后
边 ,暗换 一 口气 。第三 句 的“忠 良臣 ”,“臣 ”字 是有 腔 的,为此 ,
裘盛戎在“忠 ”字归鼻之后 ,“良”字未 出之前,又是一个巧妙 的
暗气 口,下边 唱来 ,十 分 自如 。类 似这样 的例 子 ,不 为罕 见 。如
他在 《牧虎关》中唱的 〔西皮流水 〕“高老爷来至在牧虎关”的
“牧 ”字后边;“松林 内本是杨贤妹 ”的“杨 ”字后边;在 《盗御马》
中唱的 〔二黄散板 〕“我趁着月无光大胆地前 闯”的“前 ”字后
边;在现代戏 《杜鹃山》中唱的 〔汉调二黄 〕“她是一个好党员”
的“党 ”字后边 ,均使用 了借字、借腔换气 ,为行腔创造 了有利
条件 。这些唱句中间,虽有气 口,有的甚至多达几处,但听来
不感觉唱句支离破碎。这里面,蕴藏着艺术家的辛勤劳动,非
有深厚的功夫而不可得。
发 音
裘盛戎的发音,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 口鼻共鸣,二是
大胆地使用多种装饰音。
远的不提,近几十年来,京剧界善于采用 口鼻共鸣发音而
很有成就 的,在生行 中,当推李少春;花脸行 中,裘盛戎是首屈
一指的了。很多人提起裘盛戎的唱念,喜欢说 “味足”,所谓
“味”,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其颇见功力的鼻腔共鸣音。京剧的
演 唱,讲 究 的是“响堂挂味 ”,而“响堂 ”与“挂味 ”常是矛盾 的。
按 照一般音 乐常识来 讲 ,“脑 后音 ”、“膛音 ”等极 易响堂打远 ,
而靠鼻腔共 鸣能够“响堂 ”的,实不多见 。裘盛戎 的鼻音之所 以
好,在于他发音时恰当地掌握了口鼻之间的关系。在共鸣中,
以口为主,给鼻以恰当的地位,这要有娴熟的演唱技巧才行。
请看他在 《姚期》中唱的 〔二黄散板〕 “马杜岑奉王命把草
桥来镇 ”,句 中的“马 ”字是张 口音 ,演 唱时鼻腔几乎不 能发生
作用,但裘盛戎在演唱时,运用了京剧的反切吐字方法, “马”
字未 出 口,先把“马 ”字 的字头“嗯”从鼻腔 中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