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610-03周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1610-03周六

D16 10-03 周六 行车291km 全程是土路、砂石路、搓板路、车辙。 时间估算: 双湖特别区 → 多玛 4h 陛骆错、果根错 0.5h 多玛午饭 1h 多玛 → 班戈 6h 色林错、班戈错 1h 总计 12.5h 色林错 西藏第二大湖,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东西长72km,南北宽约22.8km,面积1640km2,最大水深超过33m。色林错的湖盆地带全是松软而不坚实的黑灰色砂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 色林错至班戈 过 382 大桥后的一段路大坑很多,路分成几条并排而行。此后进入一片平原,相伴而行的几条路慢慢分成两股,一股向前爬上一座不高的山,一股消失在右侧远处山脊的背后。走直行上山的路近些,但坑洼不平,下山时到班戈错东岸。 班戈错(? 4522m)由三个小湖组成,古时候与色林错原为一体,面积共54km2 过班戈错后需要不停涉水过河,还要冲过一些烂泥塘,接着继续爬山。坡虽然不是太陡,但爬得比较辛苦。翻过几个大坡之后路边有加油站,就是班戈城外了。 班戈 ? 4750m 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因班戈错而得名。 县城只有一条街,商品比较齐全,菜果也算丰富。有个很正规的中石油加油站。 电信宾馆(35元/人)条件一般,晚上24:00点后停电。 纳木错宾馆(双人间40元/人)新建,条件较好。 四川饭店,川菜味道不错,服务周到。 D17 10-04 周日 行车402km 班戈-纳木错:土路、砂石路。 纳木错-拉萨:柏油路。 时间估算: 班戈 → 青龙乡 2.5h 青龙乡 → 扎西半岛 2h 总计 4.5h 班戈至纳木错 出班戈县城往东是平坦的黑阿公路。30min后过了一座大桥后离开黑阿公路走右边小路,途中会看到许多大小不等的高原湖泊,各有特色。草原与村庄交相辉映,非常美丽。经过巴木错,走到湖的尽头向南过河翻山。穿过一个村庄,翻过一个雪山垭口后,就能到达纳木错。 纳木错 ? 473 位于拉萨西北240km,纳木错(? 80元)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也是西藏最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一。 湖面东西长70km,南北宽30km,最深处达35m。每年四月末封冻结束时,湖水会露出醉人的蔚蓝,周围帐篷点点,和雪山一道构成瑰丽的风景。海拔超过 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在历史文献上记载,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 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错是帝释之女,念青唐古拉之母,被信徒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 在公元12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噶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认为是胜乐金刚的道场,始创羊年环绕纳木错之举。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在纳木错设坛大兴法会,如此时前往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这一活动,每到藏历羊年的四月十五达到高潮。 游牧帐篷 到纳木错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卓巴”(牧民帐篷),这些牧民把辽阔偏远的羌塘高原当作自己的家(索克至那曲以及甘丹寺至桑耶寺的徒步线路上也能见到类似帐篷)。 这些游牧营帐中央一个大帐,四周有棕色或黑色牦牛毛织成的小帐,通常由一个家庭组成,小帐篷供男孩结婚并抚育孩子使用。帐篷里包括了所有家庭财产,有一个煮食和烧水用的炉子,炉子还有敬神的功用,包括敬佛祖和各种地方神,比如保佑牲畜、帐篷杆和地毯的神。他们的主要食物是糌粑、酥油茶和牦牛肉干,有时候也吃牦牛肉。 男人们白天放牧,女人和孩子则呆在营帐里,由一个男性和凶猛的藏獒守卫,藏獒是藏族牧民的得力助手和忠诚伙伴。妇女和孩子通常整天都在织毛毯和揉羊皮。 冬天到来后,牧民会去到附近较大的集贸市场,与农夫进行贸易交换,农夫购买酥油和肉,牧民则购买糌粑。大部分牧民都有一个冬天的落脚处,仅仅在这个闲暇的季节离开他们遥远的牧场。 游牧民的婚姻习俗不同于农耕社会。当孩子成年、达到结婚年龄后,家里会为他寻找合适的对象,两个人先见面并互换礼物。如果两人彼此倾慕,则继续交往一段时间。婚期由占卜师确定,大喜的日子到了,男孩会骑马到达女方家的帐篷,将自己的未婚妻接走。当地有趣的风俗是,双方假装相互谩骂,几乎就要动粗,这种情形要持续好几天。最后,女孩终于被男孩接回帐篷,并开始她新的生活。 牧民一直以来也贩卖采集自羌塘高原的盐,他们做成盐砖运到南部,通常是尼泊尔边界,用以换取粮食。近年来,这种贸易体系正逐渐消亡。牧民们的传统生活在文革中曾受到很大程度的摧毁,所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