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ppt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 LE细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存在LE因子,即ANAs,目前已知主要是抗DNA-组蛋白复合物的抗体。LE因子与破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均质体,再由于补体的参与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后被中性白细胞吞噬,形成LE细胞。1948 Hargrave在SLE病人的外周血和骨髓中找到LE细胞。 * 染色质主要由双链DNA和组蛋白组成。组蛋白是含有5个亚单位的碱性蛋白质,分子量在11~23KD。DNA双螺旋包绕于其核心(H2A,H2B,H3,H4),H1在DNA螺旋之外。 * 其抗原的理化特性为:对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不敏感,对热稳定。是不含DNA的酸性糖蛋白。 目前将分子量在35KD以下的蛋白质用A-G来标记。B’/B,D,E,F(10.5),G(9)蛋白质与U1~2,U4~6RNA都结合。70KD,A(30),C(22)蛋白质仅与U1RNA结合。A’(31KD),B’’(29.5)蛋白质仅与U2RNA结合。 * 抗原为含有核糖核酸的蛋白质。对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敏感。 UsnRNP在细胞内通过形成拼接参与mRNA的成熟。 mRNA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带有DNA上的遗传信息。但在转录DNA遗传信息的过程中最初形成的是mRNA前体,其中含有DNA上遗传信息的片断(外显子)往往被不含遗传信息的片断(内含子)所分隔,只有把内含子剪去,把外显子连接起来才能成为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在mRNA的成熟过程中,U1snRNP和U5snRNP分别识别内含子3’端和5’端剪接点,U2snRNP能识别内含子的内部片断,而U4/U6snRNP只在内含子5’端切断后才参与进来共同形成剪接体(SPLICESOME),最终完成内含子的剪除和外显子的连接,使mRNA成熟。 * 抗SSA同时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浆,但更多存在于细胞浆。其抗原为小分子细胞浆核糖核蛋白(scRNP),由胞浆中Y1-5RNA与60KD和52KD蛋白质组成。1969年Clark首先在病人Rose中发现。1975年Alspaugh将其命名为SSA抗体。Y1~5是由Wolin和Steitz命名,意思是来源于胞浆。 * 48kd磷蛋白能与RNA聚合酶-3转录的各种RNA结合。SSA中的RNA也是由RNA聚合酶-3转录,磷蛋白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浆,再与SSA的蛋白结合,因此抗SSB抗体阳性患者总伴有抗SSA抗体阳性。 * 核糖体蛋白主要是38、16.5、15KD磷蛋白,位于细胞浆中的核糖体大亚基上。由于ENA制备不纯,常含有rRNP成分。核糖体大亚基在核仁内合成后,由核进入胞浆,成为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抗心磷脂抗体实际上识别b2GP1上的一个表位,而只有当蛋白与带阴电荷的磷脂结合后这表位才暴露。另外当结合到其他物质的表面如ELISA板或细胞膜表面这表位也被暴露。b2GP1是一种脂结合蛋白,分子量为50KD,有326个氨基酸,其中40%与脂蛋白结合,所以被称为载脂蛋白H。 * aPTT为活化的部份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dRVVT稀释Russell蝰蛇毒凝血时间,KCT白陶土凝血时间。 *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性疾病,发病两年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现行的ACR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以及类风湿因子(RF)检测,符合此标准时病人常已出现骨关节破坏,加之RF缺乏特异性,都不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因此临床需要能用于RA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自从1964年证实抗核周因子(APF)是RA的特异性抗体并可在疾病早期出现后,又陆续发现抗角蛋白抗体(AKA) 、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cytokeratin filament aggregating protein, filaggrin)抗体(AFA)以及抗Sa抗体都对RA具有高度特异性,可在疾病早期出现,新近认为上述抗体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相关性,它们的表位都含有瓜氨酸,故称之为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此系统可能在RA的发病及发展中起作用。2000年,国外首次报道根据filaggrin的cDNA序列合成一条含瓜氨酸的环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并用于ELISA检测,发现其对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视为RA新的血清标志物。 ? ? ? ?1964年荷兰学者用颊粘膜细胞作为底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时,偶然发现细胞核周围的胞浆内有均质形球性荧光颗粒,称之为核周荧光(ANF),导致荧光发生的因子称为抗核周因子(Antinuclear Factor,APF)。核周因子定位于人颊粘膜上皮细胞胞浆内的透明角质颗粒,是一种不溶性蛋白,它对冻融敏感,而对多数化学处理则不敏感。 间接免疫光法所测APF抗体主要为IgG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