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银行业结束“躺着赚钱”
“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三年前,某位银行高管一句无心之语引发了各界对银行暴利;的质疑。
而几年之后,曾经令人艳羡的上市银行难以再复制往日的荣耀,中国银行业正站在一个巨大的三岔路口,一边是利率市场化的滚滚浪潮,另一边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银行机构自身暴露出的过于依赖存贷业;务、坏账上升等问题也拖慢了各家银行前进的脚步。
不良贷款率创新高
往年,上市银行无论是净利润规模还是利润增速都足以让市场侧目;但如今,五家上市国有大行中,仅上市时间最短的农业银行能;够保持1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其余四家银行净利润增速均降至个位数。
以今年上市银行三季报来看,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7458.56亿元,同比业绩增速为8.27;%,日赚27.6亿元。但五家银行的利润增速都有着明显的放缓,农业银行以10.47%的增速位列国有大行之首,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四家银行净利增速均跌至个位数,分别为7.26%、7.;83%、5.78%、9.09%。
此前一直高速发展的股份制银行也显得后劲不足。除了平安银行外,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分别实现净利润367.;78亿元、233.22亿元、458.04亿元、347.99亿元,增速分别为10.4%、10.82%、15.97%、16.7%。
与净利润增速全面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良贷款的攀升。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766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25亿元,增速创2005年以来新高,这也是不良贷款连续第十二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季末上升0.09个百;分点,创近四年新高。而另一个问题在于,银行可以通过贷款滚转或延期来掩盖逾期贷款,也许,真正的风险尚隐藏在海平面之下。
守不住的存款
2013年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余额宝的出现促;使了百姓理财观念的觉醒,各种互联网“宝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今年,P2P、众筹、团购理财等互联网理财模式又大行其道,让银行的活期、定???存款受到各种挑战。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三季度的存;款为112.7万亿元,减少了9500亿元,这是自1999年以来存款首次下降。上市银行三季报也显示,今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合计为75.61万亿元,这一数据与半年报的77.13万亿元相比流失了;1.52万亿元,降幅1.97%。16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三季度存款出现了负增长,而去年同一时间段,仅2家银行出现负增长。
存款是银行业务的根本所在,存款增速的缩水甚至流失,让银行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银监会特邀顾问、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工、农、中、建四大行今年以来的新增存贷比达到了140%,这显然是太高了”。
为了保住存款规模,所有银行都想方设法截留资;金。例如,有的大行关闭了股份制银行的POS机理财转账业务端口,严防存款搬家;有的银行对超级网银资金归集的单笔额度进行限制。
此外,银行对互联网“宝宝”的额度限制也是“一紧再紧”。以微信理财通;为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支持理财通买入的14家银行都设置了限额。更有部分银行趁着iPhone 6走俏,做起了存款就送iPhone 6的营销噱头。
尽管各家银行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不可否认的;是,银行存款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新常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2003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国银行负债当中存款占比整体上持续下降,从过去最高的84%下降到现在的76%左右。与此同时,各类投资理;财迅速崛起,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银行理财等规模共计38.8万亿元,相当于银行存款规模的40%。它们都已成为银行存款的有力竞争者”。
利率市场化不止是阵痛
与初来乍到就声;势浩大的搅局者——互联网金融相比,利率市场化是国内商业银行难以逃脱的命运之枷。
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贷款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如今,只剩下存款利率放开这惊险一跃。11月21日,央行宣布不对称降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同时,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这对于长期依靠利差收入过日子的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据了解,央行上次采取降息+放开存款浮动上限的策略还是在2012年;6月,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商业银行利用利率政策空窗期进行了一轮资产重定价,息差已经看到回升的趋势。
然而,此次央行的重拳调整,又会再次让银行陷入压力。首先是揽储成本的上涨。在央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