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运动性支气管哮喘病例分享.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治疗及疗效 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2吸,BID二周后,病情明显好转,可以跑步。 现已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160/4.5μg)1吸,BID, 1年半,可以跑步等较剧烈运动,未再出现胸闷气憋的症状。 * 运动支气管哮喘的定义 运动性哮喘,全称运动诱发性哮喘(EIA) 定义:指气道高反应者在剧烈运动后导致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的病理现象,多于运动停止后5-15分钟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和喘息等症状。同时伴有肺功能FEV1或PEF下降15%,30-6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 * 运动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 EIA的发生率在持续性哮喘的患者中几乎为百分之百,缓解期患者为60%左右。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多见于青少年及运动员。 没有哮喘发作史的青少年、儿童也会发生EIA。 大学生、中学生中发病率:10%-15%。 特殊人群如奥林匹克运动员中:43%高发病率。 一般人群发病率6%-13%。 * 运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目前学术界对EIA发病机制有两种不同理解。 多数学者认为运动性哮喘与变态反应相关,儿童易发,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嗜酸粒细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但有一部分患者,不并存在特应性体质,运动是引起喘息发作的唯一因素。 * 运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存在两大学说: 1.渗透压学说: 跑步等高通气运动比低通气运动更能诱发哮喘。冷而干的空气,冷却支气管粘膜和增加间质渗透压,诱导气道肥大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末梢等,释放一系列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白介素-8等,导致气道收缩。 2.气道重加温学说: 运动后热量从气道丢失,导致支气管血流量下降,运动停止后支气管粘膜反应性充血,气道壁水肿,气道狭窄。 * 运动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和诊断 EIA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运动诱发喘息、咳嗽和胸闷、胸痛或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以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尚可伴有或仅有腹痛、恶心、呕吐和头痛。查体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辅助检查: 1.运动激发试验: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方法。通常用踏车式或平板运动试验。试验前停运动前停气管扩张剂(口服剂24小时,雾化剂6小时)。 * 运动支气管哮喘实验检查 运动激发试验: 运动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80%的状态下持续运动6-8分钟,运动前和运动后每5分钟测量1次FEV1,或PEF,持续至运动停止后15-30分钟,若FEV1或PEF运动后较运动前下降超过15%则为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 运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2.问卷调查方式: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3.无负载跑步哮喘筛选试验: 受试者6分钟在室外快跑,运动前、运动停止后3分钟、5分钟、10分钟、20分钟测最大呼气流量值(PEF),运动前后PEF)下降15%,视为初筛试验阳性。 4二氧化碳过度通气试验:(EVH): 试验过程和实验室要求复杂少用。 5.呼出气一氧化氮含量测定: * 运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 吸入?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治疗和预防EIA的首选药物。(包括短效?2受体激动剂及长效?2受体激动剂) 2. 吸入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持续性哮喘的主要手段和治疗EIA的最有效方法。有报道证实吸入激素对EIA有持续保护作用,能降低气道反应性,减少运动后气道收缩的发生,较快地减少EIA发作。 3. 白三烯拮抗剂:研究证实对48%的EIA患者有保护作用 4. 抗组胺药:被认为是有潜力的药物 5. 吸入肝素:抑制白介素分泌,抑制白细胞迁移,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6. 其它:氨茶碱、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吸入速尿等。 * 运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二、非药物治疗 1.热身运动: 在4小时内重复同样强度的第2次运动,支气管痉挛程度会明显减轻,称之为不应期。可能与肥大细胞分泌的炎性递质耗竭,前列腺素E2的产生及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有关。 2.保暖措施:患者在干躁寒冷环境易发哮喘。 3.饮食治疗:摄入鱼油及低盐有减少发作。 * 讨论 GINA2010哮喘治疗目标 - OAC 哮喘临床症状的控制 无日间症状(或《2次/周) 无日常活动受限 无夜间憋醒 不使用急救药物(或《2次/周) 无哮喘急性加重 对未来预期风险的控制 降低急性发作 阻止肺功能减退 最少的(或无)药物不良反应 * 第4章. 哮喘管理和预防策略 第3部分: 哮喘治疗的评估, 治疗和监测 如果联合吸入剂中包含了长效同时又是速效的LABA(福莫特罗)和ICS(布地奈德), 则可以同时作为缓解和维持用药 这种方法被证实在成人和青少年的哮喘患者中可以减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以及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并且维持更好的哮喘控制水平(Evidence A) 机制:在哮喘控制不良并且有急性发作的风险早期成倍增加ICS剂量,从而实现更理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