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第七章 其他风险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其他风险管理 主要内容 7.1国别风险管理 7.2声誉风险管理 7.3战略风险管理 7.1国别风险管理 7.1.1国别风险的概念 7.1.2国别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7.1.1国别风险的概念 定义: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价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主要类型包括: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七类。其中转移风险时国别风险最主要的类型之一。 7.1.2国别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其自身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 1.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责任 董事会承担监控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2.建立清晰的国别风险管理政策流程 (1)国别风险的识别 应当充分识别业务经营中面临的潜在国别风险,了解所承担的国别风险类型,确保在单一和并表层面上,按国别识别风险。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 (2)国别风险的计量与评估 应当根据本机构国别国别风险类型、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计量方法至少应当满足以下要求:能够覆盖所有重大风险暴露和不同类型的风险;能够在单一和并表层面按国别计量风险;能够根据有风险转移及无风险转移情况分别计量国别风险。 评估国别风险时,应当充分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定性和定量因素 (3)限额管理、监测与报告 在综合考虑跨境业务发展战略、国别风险评级和自身偏好等因素的基础上,按国别风险合理设定覆盖表内外项目的国别风险限额。 国别风险应建立与暴露规模相适应的监测机制,在单一和并表层面上按国别监测风险,监测信息应当妥善保存在国别风险评估档案中。 银行应当为国别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建立完备、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 应当及时报告国别风险情况 国家风险的评估指标包括三种:数量指标、比例指标、等级指标。 1.数量指标 数量指标反映一国的经济情况,包括国民生产总值(或净值)、国民收入、财政赤字、通货膨胀率、国际收支(贸易收支、经营收支等)、国际储备、外债总额等。 2.比例指标 比例指标反映一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外债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该比率反映一国长期的外债负担情况,一般的限度是20%~25 %,高于这个限度说明外债负担过重。 (2)偿债比例。该比例是一国外债本息偿付额与该国当年出口收入之比,它衡量一国短期的外债偿还能力,这个指标的限度是15%~25 %,超过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偿还能力有问题。 (3)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与当年出口收入之比。该指标衡量一国长期资金的流动性,一般的限度为100%。高于这个限度说明该国的长期资金流动性差,因而风险也较高。 (4)国际储备与应付未付外债总额之比。这一指标衡量一国国际储备偿付债务的能力,一般限度为20%,如果这项指标低于20%说明该国国际储备偿还外债的能力不足。 (5)国际收支逆差与国际储备之比。该指标反映以一国国际储备弥补其国际收支逆差的能力,一般限度是150%,超过这一限度说明风险较大。 3.等级指标 等级指标是对一国政治、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然后对该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程度作出估价,判断该国的风险等级。 只有通过对三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一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横向对比,才有可能对该国的国家风险作出客观评价。 7.2 声誉风险管理 7.2.1 声誉风险管理的概念 7.2.2 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做法 7.2.3 声誉危机管理规划 7.2.1 声誉风险管理的概念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良好的声誉是商业银行生存之本 2009 年1 月,巴塞尔协议Ⅱ中(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银行应将声誉风险纳入其风险管理体系中,并在资本充足率评估和流动性应急预案中适当涵盖声誉风险。2009 年8 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当全面覆盖商业银行的各种行为、经营活动和业务领域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规模越大,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同时也意味着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越多,对其声誉的潜在威胁也越大。管理和维护声誉需要商业银行综合考虑内、外部风险因素。 实践表明, 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竞争优势之一,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 7.2.2 声誉风险管理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