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乡的民风民俗 吊脚楼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 水上吊脚楼 靠山吊脚楼 重庆汉族吊脚楼与苗族、土家族的异同 相同点 都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一村的,一寨一寨的,很少单家独户的。 重庆汉族吊脚楼与苗族、土家族的不同点 土家吊脚楼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与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乘凉的地方。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两层者则不盖顶层。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以草盖顶。现多以改为瓦顶。 重庆主城区汉族居住的吊脚楼,大都是背靠山,面向水。 重庆过节习俗 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 礼仪习俗 “走人户”、“拜年”、“吃酒”、“坐夜”、“挂礼” 重庆的民谣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 推粑粑, 请家家(读音为“嘎嘎”,嘎嘎是指外婆,姥姥); 推豆腐, 请舅母。 舅母不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也煮不熟, 抱倒娃娃哭。(“抱倒”就是“抱着”的意思。) 注:这是小媳妇逗娃娃时唱的歌。 《瞌睡神》 瞌睡神,瞌睡神, 瞌睡来了不由人。 只想公婆都还在, 一觉睡到大天明。(让我一觉睡到大天明) 只想公婆早点死, 一觉睡到大天明。 注:这是小媳妇晚上推磨或织布时唱的歌。 《丁丁猫》 丁丁猫,(丁丁猫就是蜻蜓) 红爪爪(“爪”读音为“早”), 哥哥起来打嫂嫂, 嫂嫂哭, 回娘屋,(回娘家) 一碗豆花一碗肉(“肉”读音为“入”,是娘家的妈妈给小媳妇煮了饭,劝她吃了回家), 吃了回家不要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