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日造船业比较 -----中日科技文化交流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李媛媛 5120109030 中国造船史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但是,由于政治腐败,外敌入侵,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造船业已是奄奄一息。 江南造船厂 建国初期,我国船舶工业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步伐,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鉴于当时船舶工业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我国尚不具备自行建造现代化船艇的基本条件,引进成套器材在国内建造便成为首选。1955-1957年,我国船舶工业集中力量建造了一批苏联转让的护卫舰、木质鱼雷快艇、鱼雷潜艇、猎潜艇、基地扫雷艇等5型舰艇。 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造船业也和许多重工业一起迅速恢复、发展。1958年,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在造船“速度竞赛”中分别建成国内自主设计的5000吨级沿海散货船“和平25”号与“和平28”号,在创造纪录的同时也促成了多项技术革新。 中国造船史 1958年年11月27日,由苏联转让技术和设备建造的第1艘“567”型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这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产品。 跃进号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她的建造成功,为中国船舶生产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造船职工队伍,提高了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也提高了我国造船整体水平。它标志着新中国造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中国造船业由建造小型船舶到建造大型船舶的飞跃。 中国造船史 中国造船史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CSIC) 1999年成立,中国船舶工业的资源得到重新整合。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1999年成立后不久,就对造船业提出了“五三一”的宏伟产业目标,即2005年、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前五、前三,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1958年中国诞生第一条万吨轮“跃进”号,到1993年中国承接建造第一条15万吨散货船,我们用了45年时间,而完成15万吨船到30万吨船的建造,我们仅用了6年时间。 30万吨级VLCC船体总长333.5米,接近35辆5吨“解放”牌卡车首尾相接的长度,总涂装部位面积达9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 170个足球场。在当代船舶工业中,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ULCS)和液化天然气船(LNG)的建造是衡量一个国家船舶制造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世界上第一艘单壳体VLCC于1966年在日本问世,20世纪90年代已发展到第三代双壳体VLCC,VLCC的设计与建造几乎全部被日本、韩国所垄断,他们的一些骨干船厂均具有建造过60~70艘VLCC的业绩。 “能造VLCC,就能造航空母舰”是世界造船业公认的一种说法。“伊朗·德尔瓦(IRAN·DELVAR)”号30万吨巨型原油轮,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艘VLCC,于2002年8月31日交付。 中国造船史 中国造船史 2006年中国获得造船订单总量达到1470万吨,首次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跻身世界造船业“第一方阵”。 2008年4月3日南通中远川崎公司建造的国产首艘1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中远大洋州”号命名交付。使我国一举成为当今世界继韩国之后第二个能够自主建造一万标箱集装箱船的国家。 2008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2880万吨,稳居世界第二,各种高附加值船舶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日本近代造船工业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1915年商船产量为4.9万总吨,而在1919年时增至61万总吨,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1914~1922年间,共建造舰艇64艘、共7万吨。战争结束后,造船工业急剧衰落,1934年后又重新膨胀,1944年时有大中型船厂60家,船台140余座,职工近40万人,当年舰艇产量达374艘、共40.8万吨。 日本造船史 日本造船史 60年代是日本造船工业迅猛发展的阶段。针对当时大型油船、兼用船、集装箱船等市场需求,日本加速了设备投资,不断扩大造船能力。1962~1965年的设备投资额为777亿日元,1965~1971年累计达到了2030亿日元,10年间造船能力扩大了3~4倍。1962年商船下水量为218.3万总吨(约占世界商船总下水量的26.1%),1971年增加到1199.2万总吨(约占世界总下水量的50%),10年间船舶产量增加了4.5倍。1973年达到了1900万总吨,约是60年代的9倍,占世界总造船能力的50%。 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世界性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商船产量急剧下降(1973年为1750万总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