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 论
《管子》是一部珍贵的古代典籍,但与多数先秦诸子书有两点明
显不 同 。一是这部书 旧题春秋初齐相管仲撰 ,既不像假托远 古人物
的著述 ,汉人 已知其为六 国时人之作 ;也不像春秋末叶私学兴起后 的
晚周诸子 ,基本可 以确定为某人或某家 的著述 。二是它 的内容和思
想 相 当丰 富 ,按 传 统 的诸 子 分 类 ,它 兼有 儒、道、阴 阳、法、名、兵、农 诸
家 之 说;按 现 代 学 科 分 类 ,它 包 含 了政 治、经 济、哲 学、法 学、军 事、农
学 、教育等各种思想 。因此 ,这部书的真伪 问题很早就被人提 出来 ,
宋代学者 已经形成“ 《管子 》非一时一人之作 ”的公论 。但具体到各篇
的著作年代 ,则至今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这给进一步研 究它 的思
想,以至先秦学术思想史,都带来极大的困难 。 “从学术史角度来看,
《管子 》仍然是诸子范围中有待开拓的园地 ,许多疑难 问题 ,迄未得到
理想 的解决 ” 。本书试 图在吸取历代学者研 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对
《管子》一书的著作年代 问题作点新 的探索 。下面首先就前人 的研究
概况略作 回顾与评述 ,以作为本书的绪论 。
一
战国末叶至西汉初期,先是法家学说盛极一时,后是黄老道家大
行于世 。《管子 》一书 中,这两种 思想都 占有重要 的地位 ,因而在 当时
相当流行 ,当然也就没有人去怀疑它的真伪 。如刘安 《淮南子 要略 》
篇 明 言:
①胡家聪 《管子新探 》李学勤序 ,第 页 。
齐桓公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中
国之不绝如线 。齐 国之地 ,东负海而北障河 ,地狭 田少 ,而 民多
智巧 。桓公忧 中国之患,苦夷狄之乱,欲 以存亡继绝 ,崇天子之
位,广文武之业,故 《管子》之书生焉。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管子》对于朝廷中许多当政
人物仍有相当的影 响。随后 ,在 昭帝召开 的盐铁会议上 ,它 的思想受
到以贤 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的猛烈批判 。当时贤 良文学们并没有对
此书本身提出怀疑,但他们的观点对 以后 的辨伪学者产生 了一定的
影响,所 以晋人傅玄就把怀疑的目光首先瞄准了 《轻重》篇,他说:
“《管子》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 《轻重》
篇尤复鄙俗 。” 这是见于历史记载 的第一次对管仲 的著作权 问题
提 出怀疑 。此后直到唐代 ,虽然有些类似 的说法 ,如孔颖达说:“世有
《管子》书者,或是后人所录” ,但未能提 出更多的论据,在总体辨伪
水平上并无显著提高 。
北宋刘恕在 引述傅玄之言的同时,还据 《管子》书 中皇、帝、王、霸
并提 ,又称五帝三王,认为它 “杂孔子后人之语,校其岁月,非本书
也”。他第一次根据书中的特殊概念来辨伪 ,这在研究方法上是一大
突破 。但他 大体 上仍然 相 信其 为“管 氏之书 ”,认 为“其 术类 商鞅 ,其
言如韩非,其宽厚旷大则过之” 。自孟 子 羞 称 齐 桓、晋 文 之事 ,后 世
学者往往 以管、商、申、韩 并谈 。虽然汉代 书 目分类将 《管子 》归入道
家 ,但稍后 的曹魏 时人刘劭 却说:“建法立制 ,强 国富人 ,是谓法家 ,管
①刘恕 《通鉴外纪》卷一引 《傅子》,第 页 。王应麟凡三 引 《傅子》,皆作:“《管
子》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加,《轻重》篇尤鄙俗。”分别见 《汉书艺文志考证》
卷六 ,第 页;《困学纪闻》卷十,第 页;《玉海》卷五三,第 页 。
②孔颖达 《左传正义 》(庄公九年 ),中华书局影 印 《十三经注疏 本 ,第 页 。
《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一:“杜佑 《指略序》云:‘唐房玄龄注 。其书载管仲将
殁 ,对桓 公之语 ,疑后人 续之 。 疑杜佑仅言及注者,其下辨伪之语为晁公武
所 自出,标点有误 。
③刘恕 《通鉴外纪》卷一 ,第 页;卷 五 ,第 页 。
仲、商鞅 是 也 。” 梁 、唐 以下的历代书 目也都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