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营养与料学4
* 三、配合饲料产品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全指标、全人员、全环节”的管理 饲料配方的管理 达到规定的营养指标,符合卫生标准,价格合理,原料质优价廉,符合工艺要求 饲料原料质量的管理 来源稳定可靠,质量有保证 同一种饲料原料由于来源不同,生长环境、收获方式、加工方法、贮藏条件不同,其营养成分相关很大 加工过程质量的管理 工艺流程 除杂:大于2mm的金属杂质,除净率100%,小于2mm的金属杂质,除净率98%以上 粉碎:达到粉碎粒度并均匀 配料:准确 混合:添加物料的顺序和最佳搅拌时间,混合均匀 制粒:控制好蒸汽压力、蒸汽水分、调质温度和时间 熟化: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控制好冷却时间、水分含量和料温 成品质量的管理 定期检验和不定期抽样检验 人员的培训 岗位责任制 经营质量的管理 渔用配合饲料的贮藏和保管 四、贮藏过程中影响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饲料本身的变化 饲料中的酶在氧的参与下,分解贮藏物质,产生热量,放出二氧化碳 此作用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并且,饲料中水分越高,温度所起的作用越大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感官质量下降 颜色逐渐变深变暗 光泽逐渐消失 气味逐渐淡薄 褐变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在糖类的羰基与蛋白质中赖氨酸侧链的ε-氨基之间产生 引起变色、色泽加深变成褐色 使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 参加反应的核糖比己糖更活泼,单糖比二糖活泼 参加反应的氨基酸以赖氨酸反应最强,组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也能进行褐变反应 不饱和脂肪酸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氧化 产生的醛、酮等对动物生长有害 降低了脂肪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的效价会逐渐降低 饲料在贮藏过程中,质量会逐渐下降,如脂肪酸败、淀粉品质变劣、蛋白质变性或水解、维生素效价降低,这种由新到陈、由旺盛到衰老的现象叫陈化 在正常保管情况下,配合饲料的质量可保持一年 (二)气象因素 温度 VA贮藏二年后效价:5℃,80~90%;20℃,75%;35℃,25% 湿度 饲料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各种害虫最适宜活动的含水量在13.5%以上,并随含水量增加而加速繁殖 维生素在贮藏时间的损失,与水分含量有关 (三)霉变 霉菌的生长繁殖依赖于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饲料水分在11.8%以下时,大多数霉菌不能生长 含水量在10.4%以下时,任何微生物都不能生长 霉菌能分泌脂肪酶,水解脂肪,使脂肪酸价增高 影响生长,致癌作用 (四)虫害、鼠害 最适生长温度:28~38℃,低于17℃时,其繁殖即受到影响 食物含水量在13%以上、空气湿度在70%以上为其适宜湿度范围 危害 消耗饲料(生长繁殖) 饲料湿度升高(放出热量) 饲料结块(代谢产生的水分) 霉菌繁殖(湿度和温度) 污染饲料(尸体、粪便) 五、饲料贮藏和保管方法 (一)仓库设施 不漏雨、不潮湿、防晒、防热、通风良好 (二)饲料的合理堆放 包装采用编织袋,内衬塑料薄膜(气密性好,防潮防虫) (三)日常管理 经常灭鼠灭虫 原料要严格检验(防发霉、生虫的原料) 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评定方法 六、实验室评定法 (一)化学分析评定法 分析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概略养分:指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六种 纯养分分析法是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饲料中的纯养分,如粗蛋白、各种氨基酸、粗纤维中的纤维素、木质素,以及脂肪中的各种不同脂类和脂肪酸等的含量 (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法 增重率 蛋白质效率 净蛋白质效率 蛋白质净利用率 蛋白质生物价 蛋白价 必需氨基酸指数 血浆中必需氨基酸平衡 血浆中游离氨基酸模式分析 (三)能量指标法 总能 消化能 代谢能 (四)消化率法 直接法 间接法 (五)饲养试验法 在一定条件下,饲养鱼虾,通过增长率、产量及饲料系数的对比,探讨鱼虾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供实验用的鱼虾必须健康无病,营养状况正常,未受任何损伤 在整个试验期间,除投喂饲料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基本相同 在饲养试验中,要有一定的重复数,重复组以3~6组为宜 在试验中必须设具有基准性质的对照组 七、生产性评定法 指在生产、养成全过程中对配合饲料的评定,通过生产所获得的产品规格、产量和经济效益来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 该方法受到池塘设施、水质条件、技术水平等的影响很大 只能在相同条件、相同技术水平、相同的投饵和管理方法下进行 (一)生物学指标 以平均体长、体重、单产产量作指标,评定饲料质量 规格大、产量高说明配合饲料质量好 (二)饲料系数和投饵系数 饲料系数又称增肉系数,指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 评定配合饲料的质量较准确可靠 F= R1-R2 G1+G2-G0 F:饲料系数 R1:投饵量 R2:残饵量 G0:实验开始时鱼虾的总体重 G1:实验过程中死亡鱼虾的重量 G2:实验结束时鱼虾的总体重 饲料系数在生产中不适用,因为G1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