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空肠、回肠的鉴别 空肠、回肠的鉴别 与动脉伴行 回盲部 阑尾炎 经麦氏切口的层次? 术中如何寻找阑尾? 阑尾常见的位置?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 在什么部位结扎阑尾动脉?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 * * 第八讲 结肠下区 南华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何慧 局部解剖学 结肠下区介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 内容: 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等 一 、空肠和回肠 1.空肠、回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2.肠系膜及系膜三角 3.血管、淋巴和神经 占据结肠下区的大部 上段是空肠,始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下段是回肠,末端接续盲肠。 腹膜内位器官 借系膜悬附腹后壁,因此总称系膜小肠。 1.空肠、回肠的位置及形态结构 多 少 脂肪 3~4级 1~2级 血管弓 孤立、集合 孤立 淋巴滤泡 低、稀 高、密 粘膜皱襞 苍白 红润 颜色 薄 厚 管壁 细 粗 管径 3/5 2/5 长度 右下腹 左上腹 位置 回肠 空肠 多 少 脂肪 3~4级 1~2级 血管弓 孤立、集合 孤立 淋巴滤泡 低、稀 高、密 粘膜皱襞 苍白 红润 颜色 薄 厚 管壁 细 粗 管径 3/5 2/5 长度 右下腹 左上腹 位置 回肠 空肠 2. 肠系膜 由两层腹膜组成,一端连接于空回肠的系膜缘,另一端连于腹后壁(肠系膜根)。 整体呈扇形,其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等。 小肠系膜根 从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至右骶髂关节前方,长约15cm。 左、右肠系膜窦 小肠系膜缘处肠管管壁无腹膜直接覆贴,此处肠壁与两层腹膜之间围成系膜三角 行小肠切除吻合术时,应妥善缝合,以免形成肠瘘和感染扩散 。 系膜三角 3.空回肠血管、淋巴及神经 1)血管: 肠系膜上动脉 空回肠动脉(12~18条) 吻合成弓 直动脉 相邻的直动脉间缺少吻合,对系膜缘血供较差 肠切除吻合术时应作扇形切除,并将对系膜缘侧的肠壁稍多切除一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分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良形成肠瘘。 肠系膜分离完成后,在预定切断的肠段两端,各以大直止血钳斜行钳夹,钳尖斜向健侧,使钳与肠的横轴约成30°角 空、回肠静脉 1)血管: 3.空回肠血管、淋巴及神经 2)淋巴管和淋巴结 3)神经:受植物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主要抑制肠的蠕动和分泌,副交感神经促进肠的蠕动和分泌。 二、盲肠与阑尾 1. 盲肠 : 1)位置:右髂窝 2)毗邻: 前——腹前外侧壁; 后——腹后壁及髂腰肌; 内——回肠及系膜窦; 外——右结肠旁沟; 上续升结肠 3)三条结肠带 盲肠肠壁三条结肠带在下端会聚,并续于阑尾根部,所以,三条结肠带是手术中寻找阑尾根部的标志。 二、盲肠与阑尾 临床上通常将回肠末段、盲肠及阑尾统称为回盲部。 回盲瓣 回肠的管径与盲肠管径差大; 回肠与盲肠几乎垂直; 因此易发生回盲型肠套叠。 回盲部肠套叠 2.阑尾 (1)形态 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近下端的蚓状盲突。长5~7cm,直径0.5~0.6cm。 阑尾系膜 二、盲肠与阑尾 阑尾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三条结肠带的会合点,位置恒定。 根部体表投影: McBurney点,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和外1/3交界处. Lanz点,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1/3和中1/3交界处。 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反跳痛 (2)阑尾根部的位置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 McBurney点 6%左右,又称髂窝位阑尾,炎症时易导致髂窝脓肿。 (3)阑尾常见位置 28%左右。炎症时右下腹Lanz点压痛明显。 24%左右,回肠后位与盲肠后位阑尾发生发炎时腹壁体征常不甚明显,因邻腰大肌,可刺激腰大肌,影响伸髋。临床可表现有腰大肌征阳性。 26%左右,阑尾进入盆腔,尾部贴近盆腔脏器、闭孔内肌,阑尾炎时可出现闭孔内肌征阳性(屈髋内旋时疼痛),盆腔脏器出现炎症刺激症状。 ①回肠前位: ②回肠后位: ③盲肠后位: ④盲肠下位: ⑤盆位: 8%左右,炎症时容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1.高位阑尾 2.左位阑尾 3.腹膜外位阑尾 4.浆膜下阑尾 ①高位阑尾 ②左下腹位阑尾 ③腹膜外位阑尾 ④浆膜下阑尾 (4)特殊位置 (5)阑尾的动脉 起自回结肠动脉或其分支,多为1支,少数为2支型。 经阑尾系膜游离缘走行,再分支分布于阑尾。 结扎阑尾血管一般在阑尾系膜游离缘的根部。 (6)阑尾的静脉 与动脉伴行,经回结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至肝。 细菌栓子可经此途径流入肝门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遵守社会规则(全国通用)(第01期)(原卷版).docx VIP
-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云平台使用说明书.pdf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docx
- 2024南昌市进贤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全文).doc VIP
-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报告PPT.pptx VIP
- 中考数学压轴题集训手册.pdf VIP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发展报告应届专科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板范文1500字.pdf VIP
- CECS405-2015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