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底吹熔池熔炼工艺
水口山炼铅法
一、水口山炼铅法的发展过程
转炉底吹冶炼技术,起源于西欧,1969年西德首先将底吹转炉运用于炼钢专业,获得成功。通过30年的推广,现在世界上包括底吹技术在内的转炉顶底复吹技术成为炼钢主流技术。七十年代,美国、西德又展开转炉底吹炼铅研究试验,取得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德国建立示范工厂,并将该炼铅工艺取名为QSL法。
1983年国家科委将氧气底吹炼铅正式确立为“六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并成立了以水口山矿务局为组长单位、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为副组长单位,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西北矿冶研究总院、东北工业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冶所、白银有色公司为参加单位的联合攻关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单元试验。1985年,“水口山炼铅法”半工业试验车间在水口山矿务局第三冶炼厂建成。1985年至1987年共进行试验十次,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1988年元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对“水口山炼铅法”半工业试验研究成果进行技术鉴定,专家组对试验成果予以充分肯定,并在同年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水口山炼铅法原理及特点
水口山炼铅法是由我公司独立开发的一权新型专利炼铅工艺。水口山炼铅法属熔池熔炼范畴,当物料投入炉内,同时完成加热、熔化、氧化、造渣、造锍等过程,具有很高的传质、传热功能;所不同的是,它采用了独特而简单、具有优越冶金动力学功能的设备——水口山熔炼炉。从熔炼炉顶部加入炉料,底部送入富氧空气搅动熔池,入炉物料在熔池中完成熔炼过程,产出粗铅、高铅渣和烟气,分别从放铅口、放渣口、排烟口排出。
水口山熔炼炉是一个密闭的长圆筒型卧式转炉,钢板外壳内衬铬镁砖,炉身有传动装置,可旋转900,设有加料口、排烟口、放渣口、放铅口,底部装设氧枪,氧枪及其套砖可以更换,端墙燃油烧嘴供开炉和保温使用。
水口山炼铅法是连续熔池熔炼和吹炼过程,它是将含水6~7%的含铅物料和熔剂经混合制粒后,连续、均匀地加入到底部配有射流氧枪的氧气底吹炉中,完成物料的干燥、熔化、氧化造渣、沉铅过程,实现渣铅分离,产出粗铅,烟气和熔炼渣。产出含SO2浓度高,成分和流量稳定的烟气,经净化后制酸。
水口山炼铅法的特点:
①、水口山炼铅法属熔池熔炼炼铅法,它是在一个熔池里送入富氧空气,同时加入炉料,形成强烈搅动的熔池,同时完成加热、熔化、氧化、造锍、造渣等过程。具有高的传热、传质功能。
②本方法从底部送入富氧空气,气体射流与熔池介质充分混合,由于气液运动轨迹的特性,保证了单位时间内气液两相的混合程度和速度,充分体现了富氧底吹工艺在冶金反应动力学方面的优越性,翻腾状态稳定,无喷溅,无死角。
③采用空气冷却底吹氧枪,是本工艺一项成功的创举,在改进氧枪操作技术和参数后,每支氧枪平均寿命为21天左右。
④本工艺可实现全自热熔炼。
⑤本工艺无炉膛积铁故障,单体硫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
分析原因,认为是与本法采用底吹有关,由于气液相混合均匀,反应进行非常充分.炉内无死角所致。毫无疑问,在这种强氧势条件下,Fe3O4 的生成应该是必然的,但由于送入底吹的富氧,最先接触的是铅液,不会造成渣中的FeO过多的氧化成Fe3O4,而已经生成的Fe3O4,在充分均匀搅拌的条件下,按如下反应式,又还原成FeO。氧气底吹熔炼的基本原理:氧气底吹熔炼是熔池熔炼,经配料制粒的混合料从底吹炉顶部加入,氧气从底部吹入引起熔体搅拌,混合料中的金属硫化物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并释放大量热使氧化反应继续下去,同时形成粗铅和低熔点的高铅渣。主要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氧化造渣反应:
2FeS+3O2+SiO2=2FeO·SiO2+2SO2
2ZnS+3O2=2ZnO+2SO2
2PbS+3O2+SiO2=2PbO·SiO2+2SO2
2PbS+3O2=2Pb+2SO2
2Pb+O2=2PbO
PbS+2O2=PbSO4
沉铅反应:
PbS+O2=Pb+SO2
2PbS+O2=2PbO+2SO2
PbS+2PbO=3Pb+SO2
因此,无炉膛积铁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富氧直接吹入粗铅层,而不是渣层或渣与粗铅间的界面。本方法熔炼渣的诸多物相分析数据,证明渣含Fe3O4低于一般熔池熔炼法,约为3 ~5% ,甚至3% 以下,含量高的也未超过8% 。
单体硫的问题,得到较妥善的解决。勿容置疑,铜精矿直接熔炼,当达一定温度时,即有单体硫析出,单体硫是肯定存在的。 FeS2→Fes+1/2S2
何况半工业试验初期,为了回收硫精矿中的金,曾大量配加硫精矿,然而,长期以来,未曾发生硫的危害:烟道和烟尘中也未发现**夹杂物。究共原因,一是强氧势下,硫容易氧化;另一原因是,本法底部氧部供氧量.仅是理论用氧的85% ,其余15%来自炉顶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火山爆发》幼儿园大班科学PPT课件.ppt VIP
- (说明书)龙门铣床主轴箱、进给系统及工作台的设计[精品].doc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 2020 ACLS-PC-SA课前自我测试试题及答案.docx
- 《山海经》PPT(小学生演讲).pptx VIP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docx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含答案.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私人商铺租赁合同范本范本.doc VIP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题(附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