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乔国华教授 高级技师 高级考评员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原 副院长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 执行主任 兼秘书长 Tel : Email:qiaoguohua@ QQ:458931967 第十五章 渐隐P645 一、概念 1、举例: 婴儿学走路 P654 初学走路: 会站立以后 →拉着幼童双手 →拉着单手 →领着单手 →放开手走两步 →。。。放手独立走路 2、渐隐法 P653 渐隐法是一种渐次改变刺激(拉着幼童的手),要是那个最初为了迁就个体学习程度而不得不设计的,比较不合乎自然条件的刺激,依序渐渐演变为更合乎自然条件的刺激情境。 应用的过程是逐渐消除,慢慢省掉那些不太自然的刺激,最后改为一个最自然、最直截了当的刺激,仍然可以引起相同反应,所以它具有逐步养成新行为的功能。 渐隐:是指逐渐改变控制某一反应的刺激,最后使部分改变的刺激或完全新的刺激仍然可引起原来相同的反应。 二、应用举例 1、正用 例1:幼儿不敢单独上厕所 大人(家长、老师)陪着上厕所(大人站在厕所里) →大人陪着上厕所(大人站在厕所门口、门开着) →大人陪着上厕所(大人站在厕所门口、门关一半) →大人陪着上厕所(大人站在厕所门口、门关上) →孩子敢自己上厕所了 例2:孩子见人不敢打招呼、不叫人(没礼貌) 2、误用 例: 孩子洗手(洁癖症) 家长教导: →(饭前)洗手 →(便后)洗手 →(游戏结束)洗手 →(拿东西)洗手 。 。 。 →(处处)洗手(小小年纪——洁癖) 第十六章 类化P685 一、概念 1、举例:P686-687 《放射线问题》、《杯弓蛇影》、《爱屋及乌》 这种举一反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类化。 2、类化:对某一刺激反应的连结一旦建立后,与改制越刺激相类似的其他刺激,虽未经特别的练习,也能引起个体的制约反应;相同,对于某一制约刺激,不仅有特定的制约反应,而且也有引起类似的反应倾向,成为类化。 二、类化的应用 1、正用 举例:妈妈说话算数 2、误用 例1:《差不多先生》 P710 例2:《口吃》P713 第十七章 结论——行为改变技术与伦理问题 在辅导儿童,建立良好行为或改变不良行为的教育工作中,父母、教师常面临的问题是: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怎么做才对?怎么做不对? 做没做好? 怎么做坏? 对错、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涉及到伦理或道德问题。 P729 复习题 1、什么是“个体行为” 2、整体性行为的4种特性 3、改变行为的3个因素(成熟、有机体的暂时状态、学习) P4-6 4、“学习”的定义及其特性(P6) 5、学习导致行为改变的含义(意义) (P6-7) 6、偏差行为及其类别(P9-10) 7、举例说明“反应性制约学习”模式 (P15-16) 8、反应性制约性学习的类别 (P18) 9、行为改变技术特征(P24-27) 10、操作性学习的4个过程及其应用模式 复习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满分4分) 1、什么是“个体行为” 2、整体性行为的4种特性 3、改变行为的3个因素(成熟、有机体的暂时状态、学习) P4-6 4、“学习”的定义及其特性(P6) 5、学习导致行为改变的含义(意义) (P6-7) 6、偏差行为及其类别(P9-10) 7、举例说明“反应性制约学习”(巴普洛夫 狗)模式 (P15-16) 8、反应性制约性学习的类别 (P18) 9、行为改变技术特征(P24-27) 10、操作性学习的4个过程及其应用模式(斯金纳 小白鼠) P58 11、举例简述“正增强”的概念 P61 12、举例简述“正增强物”的概念P113 13、举例简述“负增强物”的概念P113 14、举例简述“消弱”的概念 P163 二、简述题(每小题满分9分) 1、简述应用“增强”原理对幼儿个体行为塑造与干预(正负增强、正误应用) 2、应用“复杂行为”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3、应用“后向连锁反应”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4、应用“惩罚”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5、应用“制约增强——代币制” 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6、应用“逃脱制约与躲避制约” 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7、应用“刺激线索与刺激控制” 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8、应用“渐隐”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9、应用“类化”原理,简述对幼儿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 三、案例分析题(满分9分) 四、论述题(满分18分) 1、试述:“正增强”“正用”,在幼儿成长阶段“个体行为”的塑造与干预中所发挥的教育作用。 2、试述:“正增强”“误用”,对幼儿成长阶段“个体行为”的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nvoee英沃 VC610系列数控机床专用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图形化一级全真模拟题.docx VIP
- 政教处主任职责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docx VIP
-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模拟卷7(一级).docx VIP
- 5.2 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实用教程一级U4过去将来时.docx VIP
- 广东省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doc VIP
- 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试卷(一级).39.docx VIP
- WIN7操作系统练习题题库版.docx VIP
- 初中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