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晏殊《破阵子》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晏殊《破阵子》教案

PAGE PAGE 1 《破阵子·春景》导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反复诵读,准确默写,品味词作的语言并能赏析本词的艺术特色; 3.通过本词的学习,把握作者词作的风格特点。 一、作者简介: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他出生在宋太宗淳化二年,七岁就能写文章,在乡中有“神童”之名。十四岁被赐进士身,他一生历居显宦要职,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多大的建树。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二、背景探寻: 《珠玉词》一百三十多手作品,大半是反映士大夫晏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作者描写封建时代女性的作品。 三.初步感知词 HYPERLINK /view/74275.htm \t _blank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cháng)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①破阵子: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  ②新社:春社,在立春后,清明前。   ③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④逢迎:相逢。   ⑤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的意思。  ⑥斗草: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⑦双脸:指脸颊。 译文:燕子飞来正赶上社祭之时,清明节后梨花纷飞。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只见那柳絮飘飞。   在采桑的路上邂逅巧笑着的东邻女伴。正惊疑着昨晚的春宵美梦,原来是今朝在斗草中赢出,不由得双颊上生笑。 四.赏析词 1.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赏析写景的妙处 3. 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相逢 4.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子的个性的? 3.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关于“疑怪”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作斗草姑娘的内心独白,二是解作少女间的对白,三是解作作者本人的猜测。结合全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五.词总结 《蝶恋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学习内容及过程: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 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二、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三、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苏幕遮》导学案 三维目标 1.通过诵读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更深切体会作品的情感? 2.通过揣摩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HYPERLINK /Health/ \t _blank 学习重点? 1.朗读指导? 2.揣摩语言,体会意境,培养想像力?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一)诵读? 初步感知 (二)细读? 理解内容 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问题: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 然后请学生自由作答,老师稍加点拨 (三)美读? 体会情感 1、全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绕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这首词中,触发词人思乡之愁的是哪幅图画? 明确: 这三幅图画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 ?2、根据朗读指导,学生自己美读 3、听朗读录音,指出不足 二、作业:背诵《苏幕遮》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