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史 第章 元代的金融.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金 融 史 主讲:范晓婷 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 第一节 元代的货币 一、纸币发行与流通 二、纸币管理举措 三、金属货币及贝、盐币 四、钞币的流出 第二节 元代的信用 一、信用机构 二、高利贷 三、商业信用 第三节 元代的金融思想 一、纸币的发行与流通思想 二、治理纸币贬值的思想 三、货币基本理论认识 元朝(1271-1368年)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尊汗号为成吉思汗。 1259年,元宪宗蒙哥汗去世,1260年,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即汗位,建元“中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太祖铁木真(左) 元世祖忽必烈(右) 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政治:创立行省制度,初步奠定中国省际规模 经济:贸易东至高丽、日本,南到印度和南洋 各地,西南通阿拉伯、非洲 第一节 元代的货币 货币总体情况: 推行以纸币为唯一法币的货币制度; 部分地区部分时间流通铜钱、贝币、盐币等货币。 前期,纸币的流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中后期,战事频繁导致财政匮乏,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 一、纸币的发行与流通 实现了纸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确立了纸币的唯一法币地位。 (一)中统钞发行前: 各地纸币名称各异,限本地流通,二三年一更换,发行量有限 1.1227年,元太祖时,在博州发行“会子”; 2.1240年,元太宗时,在邢州印行楮币; 3.1253年,元宪宗设立交钞提举司。 (二)中统钞的发行与流通 1.发行:忽必烈决定进行币值改革 (1)中统元年(1260)七月,印造“中统元宝交钞”又名“丝钞、交钞”。以丝为本位,以两为单位。丝钞二十两值银一两。 (2)同年十月,印造“中统元宝钞”,又名“元宝钞、宝钞”,与交钞并行使用。以银为本位,以钱若干文为单位。面值分十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二贯。 (3)下令停用原先各路流通的旧钞,以旧换新。 2.流通:稳定—贬值 (1)初期:中统元年1260-至元十二年1275=16年 严格控制发行量,“稍有壅滞,出银收钞”,币值稳定,流通状况良好,民间”视钞重于金银“ 共发行170万锭,平均每年10.6万锭,年人均发行占有额不到三贯 (2)后期:至元十三年1276-至元二十三年1286=11年 政府急于填补战事频繁引发的财政亏空,发行额大增,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 共发行1261万锭,平均每年114.7万锭,年人均发行占有额五贯多 (三)至元钞的发行与流通 (至元二十四年1287-至大二年1309) 鉴于中统钞法严重敝坏,难以支撑财政需求 1.至元二十四年(1287)七月,印造“至元宝钞“,与中统宝钞一体通行。 五文到二贯,分为十一等。 一贯至元钞当五贯中统宝钞,二贯当一两白银,二十贯当黄金一两。 伪造者处死; 赋税可纳中统钞和至元钞; 不兑现纸币以期借机取代中统钞。 2.至元二十五年,下令毁中统钞,只印至元钞。 3.财政状况并未好转,反因军费开支更形拮据。 为此大行印发钞币,23年中发行纸币合中统钞8971万锭,年人均31贯。 4.加剧通货膨胀的发展势头,物价持续高涨 “今物价日贵,钞价日贱,往年物值中统一钱者,今值中统一贯。” ——郑介夫 饮食价格:至元二十四年比十三年高几十倍 盐价:至元二十六年价格较十三年增加五倍多 (四)至大钞的行废和中统至元的恢复 1.至大钞行废(至大二年1309-至大四年1311年) (1)1309年九月币制改革,发行“至大银钞“,至元钞停止印造但继续流通,中统钞到国库倒换。 引起通货贬值,仅1310年发行合中统钞3626万锭,是中统元年-至元二十三年27年所发纸币总额的2.5倍,元代货币史巅峰。 (2)至大四年四月,因“倍数太多,轻重失宜”废止。 (3)特殊意义:更接近银本位制度,白银从此成为正式的价值尺度。 2.中统至元恢复(至大四年1311-至正元年1341) 恢复中统钞和至元钞的发行、流通。25年间共发行12910万锭,年人均60贯。 结果:纸币流通量增加、货币贬值,恶性循环刺激纸币继续增发。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低落,官俸也低于前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