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与中国哲学隋唐五代卷-孙以楷主编张成权著.pdfVIP

道家与中国哲学隋唐五代卷-孙以楷主编张成权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公元 年 ,“受相 国、百揆、九锡 ”不久 的隋王杨坚 ,在大 将 军庾季才、太傅李穆、大将 军卢贲等“百官 ”的“劝进 ”下 ,接 受 了北周静帝“禅让 ”,做 了皇帝,改国号为隋。(《资治通鉴》卷 ,中华书局标点本。下引 《资治通鉴》同此。)公元 年 ,由杨广 和 高颎率领 的隋军主力轻而 易举地 占领 了南朝 陈 的首都建 康,结束了从汉朝末年以来中国长期所处的分裂局面 (其间仅 西晋 曾实现短暂的统一),在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了高度集 中统一的大帝国 隋王朝和唐王朝 。 公元 年 ,赵 匡胤在 陈桥兵变 中“黄袍加身 ”,建立 了宋 王朝 。自黄巢义军叛徒朱温公元 年建立梁朝起 ,中原地 区五个 小朝 廷(梁、唐、晋、汉、周 )在 年 内走 马灯似 地 交 替 的历史到此宣告结束。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时期,也是本卷讨论道家 及其与中国哲学关系的时限。 隋唐五代 时期是 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 的时期之一 。它 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于出现了与汉朝前后辉映的盛唐时代,在 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把中国 第 2 页 封建社会推 向鼎盛;同时,这个时期还是中国封建社会 由前期 向后期转变的时期,社会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变化,对 以后 中国 历史的演进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与这个社会转变过程相 应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处于重塑过程之中。宋 代理学的产生,标志着这个重塑过程的完成。 这个处于转变过程之中的社会,就是隋唐五代时期道家 所赖 以植根 的土壤 。因此 ,在“总论 ”中,我们除了对这个时期 道家的发展情况作轮廓性的勾勒外,还将以较多的篇幅阐述 影响隋唐五代时期道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因 素,以期展现隋唐五代时期道家所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并 为本卷各章提供基本 的背景。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道家概说 隋唐五代 时期是道家发展 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 期,道家不仅地位骤然上升,成为能够与佛学、儒家相抗衡 的 思想力量,推进 了中国文化儒道释“三教 ”鼎立格局的建构,同 时它在形态上也发生了变化。道家形态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它 完成 了学术(道家 )和宗教(道教 )的融合 ,从而成为学术和宗 教相交汇 的混合体 。道家在 隋唐五代时期所 出现的其他特 点,往往都与此有着不同程度 的联系。 一、学术和宗教 的混合:隋唐五代道家 的形态 道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在道家 的发展过程 中,既有传承 第 3 页 的一面 ,也有变异的一面,从而使它既表现出发展的连续性, 又表现 出发展 的阶段性 。 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它产生以后,经历了两汉、魏 晋、南北朝等几个发展阶段以后,到隋唐五代时期,在形态上 出现 了明显 的变化 。 (一 )原始道家 道家的最初形态,是一种以倡导 “道”的学说而得名的哲 学。人们公认春秋末年的老子 (老聃)是道家的创立者 。相传 为老子所著的 《老子》一书第一次从理论上对 “道 ”作 了规 定: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 ,可 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 曰道 。(《老子 二 十五章》 ) 在 《老子 》看来 ,道是“先天地 ”的存在 ,是生成世 界万物 的本 源 ,是现象界一切事物的本质 ,并具有不可言说的形而上的性 质 。 《老子》还把这种具有形而上性质的 “道 ”进一步规定为 “无 ”。 《老子》对道的阐发,为道家 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 是,春秋末期的 《老子》还只是一种学说,而没有形成一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