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中国传节日认可情况调查研究.pptVIP

大学生对中国传节日认可情况调查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和认可情况研究 小组成员名单 小组长: (武 亮 2011101812) 小组成员1 (钟家福 2011100916) 小组成员2 (李龙飞 2011101309) 小组成员3 (马 杰 2011101873) 小组成员4 (贺宇嘉 2011101929) 小组成员5 (程 勇 2011102025) 小组成员6 (姚志帆 2011102043) 小组成员7 (李 元 2011102118) 小组成员8 (冯 浩 2011102139) 小组成员9 (管洪权 2011102169) 实践照片 一、实践背景说明:     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多不胜数。在以前,过节是很让人向往和憧憬的,不仅是因为在过节时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可以大饱眼福,踩高跷、舞狮子、划龙舟、走旱船、敲大鼓。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生活元素的改变,这种过节的幸福感逐渐消失。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而一些国外的节日目前却在慢慢融入中国社会,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等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 中国传统节日遭受冷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民众对洋节的迷恋和追捧,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林林总总的外来节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热。再加上精明的商家在推波助澜,不失时机地忙着打“洋节经济”的如意算盘,把洋节的气氛炒得更加沸沸扬扬。   一段时期以来,洋节不断入侵,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到处过得轰轰烈烈,大受青年人的热烈追捧。与此相反,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许多人却觉得“没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粽子、吃月饼等。 二、目的与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外国人的节日,而且一些外国人都很少过的宗教节日,中国人也过,说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大。如果我们自身的文化现在不好好保护,以后肯定会埋没掉。因此,我们小组决定研究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可情况。为挽救我们我们的传统文化尽一份力。 三、实践活动主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和认可情况研究 四、实践活动时间:2013年6月1日—6月2日 五、实践活动地点:楼栋 六、实施步骤: (1)小组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2)把所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 (3)小组成员搜集资料 (4)小组讨论,得出研究成果。 七、统计结果分析: 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识十分薄弱,有些数据看上去简直是“触目惊心”,在对传统节日的态度这一问题上32.91%的同学充满兴致,37.61%的同学只过自己喜欢的,还有22.22%的同学随社会大流,更有7.27%的同学不太感兴趣。比较乐观的是87.56%的同学认为大力倡导重视传统节日是必要的,132名同学意识到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够,153名同学认为应该采取注重民族文化教育的方法来传承中国传统节日。 八、调查研究成果: 1、大学生的节日观与文化信仰 我们在对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情况调研时发现,大学生的传统节日知识淡薄,也就是说大学生对节日的由来、作用、功效以及意义了解甚少,由此也淡薄了节日的神圣意义,自然缺失了对传统节日的信仰。 节日,起初是一个民族相对固定的、最神圣和重要的日子,它关系到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原始崇拜和精神信仰。节日风俗是展现一个民族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同时也讴歌了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安康,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反映了这个民族人与自然、人与信仰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族文化在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它能够完美地体现一个民族的民德、民风和民俗,因此传统节日应该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是一个民族整体对民族文化信仰的体现。 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缺少对民族文化的信仰,这与他们不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是有直接关系的。调研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认同传统节日需要大力倡导和重视,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还是比较渴望的,但由于认识层次的不同也产生了对传统节日态度的迥异。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价值取向影响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大学生盲目地对时尚的追求导致他们对“时尚”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西方的节日并非是时尚的代表,它仅是一种文化舶来品,并非西方的节日就代表了时尚,代表了浪漫,并非我们的传统节日就是陈旧的、过时的。自有节日以来,各民族节日就是独立存在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