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汝州-刘善杰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走进汝州 刘善杰 著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宋窑汝瓷 ·天青釉葵花洗 风穴寺全景 汝州怪坡 岘山风景 紫云山 ·观音堂 法行寺塔 石榴嘴寨 深情说汝州(自序) 00    1 深情说汝州(自序) 我出生在汝州北部箕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汝州是我的家。 年轻时候,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足迹所至非常有限,对 汝州的地质地貌、历史文化知之甚少,汝州在我心中只是一个概 念,骄傲地向外地朋友说起汝州,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一种朴素的家 乡感情。 21世纪初,因为健康原因开始爱上了户外运动,周末和假 日经常约要好的同学、同事去远足、去登山。 在这过程中,向老乡 问路,听他们讲本地的掌故,也经常和旅伴们就有关问题展开讨 论。 于是,慢慢地、有意识地研究起汝州来。 报纸上见到关于汝州 的文章赶紧剪下来,网络上发现有关汝州的资料赶忙存起来。 十 多年来,几乎走遍了汝州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访古探幽,采风究 俗,享受了运动的快乐,也积累了大量资料,逐步加深着对家乡的 了解,汝州在我心中真正地明朗起来,其秀丽壮美,使我陶醉,绝代 风华,使我倾倒! 汝州历经数番沧海桑田的地质变化,形成了“两山夹一川,汝 水流中间”的独特地貌,沉淀了无比丰富的工农业资源和文化旅游 资源。 悠悠东去、奔流不息的北汝河,奉献出一片辽阔的冲积平 原,奠定了汝州古老文明的基底,汝河两岸,沃野百里,五谷皆宜; 00    2 走进汝州 雄峻深邃、屹立千古的嵩山、伏牛山,深掖着无数珍贵的矿产,赐予 了汝州前朝今世的富饶,南北山地,煤海绵延,珍宝琳琅;万千灵 秀、交相辉映的名山胜水,造就了许多壮丽的景观,染成了汝州延 邀高朋的金帖,温泉神汤,风穴古刹,怪坡奇观,天造地设,享誉神 州。 汝州北靠巍巍嵩山,南依茫茫伏牛,东接黄淮平原,西临古都 洛阳,地处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南阳五市之交点,势扼许洛古 道、襄洛古道之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有人说:“(从地图上 看)如果将华夏大地比作一个人,洛阳古都是首脑,洛阳以东是口 鼻正面,洛阳以南的狭长地带则是咽喉之处。”所以古有“占了小熊 占大熊,占了大熊取四京”之传(小熊、大熊乃汝州东北部的小红 寨、大红寨,四京乃开封、长安、济南、幽燕),近有“得中原得天下, 得汝州得中原”之说。 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经略中原的战略构 想中,“荆州之军向宛洛”,汝州即正当其要冲。 于是,这里历代都有烽火连天的战场。 战国时楚庄王逾此问 鼎周廷,三国时曹孟德据此逐鹿中原,唐朝时樊梨花在这里屯兵筑 寨,南宋时岳家军在这里鏖战金兵,明末时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在 这里大败官兵,清末民初捻军、白朗军在这里浴血抗争,抗战时期 王树声、皮定钧在这里迎战日寇,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陈毅、陈赓 在这里痛击蒋军……古往今来,难以计数的历史活剧都曾在汝州 上演。 于是,这里古来都是朝廷垂青的重镇。 古之汝州,地位显要, 夏商周时期是王室直接管理的王畿之地,民国以前是统辖周边诸 县的直隶之州,一向由重臣名将镇守。 轩辕黄帝把正妃嫘祖的儿 深情说汝州(自序) 00    3 子昌意分封到这里;周平王在这里设榆关、广成关拱卫洛阳,并在 今焦村的泰山庙建泰岳行宫,还把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儿子姬唐、姬 烈分封到这里;光武帝把冠首二十八宿的开国名将邓禹分封到这 里;汉献帝把势倾朝野的大将军袁绍分封到这里;神勇盖世的金朝 四太子完颜宗弼(兀朮),生镇汝州,死也葬在汝州。 于是,这里自古都是巨贾摩肩的名埠。 襄洛古道、晋鄂古道, 途经汝州,东南到湖北、湖南,西北达山西、陕西、青海,纵贯大半个 中国。 通过这条商道,西北的食盐、皮货和药材运到南方各地,南 方的大米、茶叶和丝绸贩往北方诸省。 清代汝州地域图显示,今天 汝州境内的临汝镇、温泉、杨楼、蟒川、半扎等都是这条古道上的驿 站,当时汝州境内万商云集,汝河两岸驿店栉比,“吃不完的大营 饭、住不完的半扎店”,工商贸易一片繁荣。 于是,这里历来都是人神共爱的居所。 100 多万年前,几乎和 元谋人同时,先民就在今天汝州南部的寄料镇张湾一带落脚,然后 更为广泛地分布到百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