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实施手册
主编:刘志山
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
第一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产生
1993年7月国务院颁发的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即国发 [1993]50
号文指出: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实行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
督” 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这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始。 《通知》 明
确了安全生产是企业行为,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样,是企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明确了安全生产必须由企业负责,企业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主体,突出了企业在保证安
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一个由人治 (以行政手段管
理为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逐渐明晰和确立国家、企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
关系的过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发展中的大国,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必须始
终处于主导地位,在规范企业行为的同时,要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力量,充分发挥
行业管理的优势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形成一种既有我国特色又便于同国际劳工组织的
三方结构接轨的管理体制。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文件中指出,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 “八五”期间确立了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的工作体制。它不
仅重申了国发1993 5(0)号文的管理原则,而且强调了劳动者自觉遵章守纪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加强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
理的基础工作来抓。实践证明,离开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有效配合是很难做好安全工
作的。
二、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国务院 [1979]100号文件规定:“企业应按职工总
数千分之二到五配备专职人员,不满500人的企业也要配备专 (兼)职人员,企业安
全检查人员属生产人员,应保持稳定,不要轻易调动”。建设部 《1995年建筑施工安
— 1 —
第一章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全工作要点》 中指出:“建立健全安全专管机构,按职工总数的3~7‰配备具有初级
以上技术职称的专职管理人员。集体企业和外包队伍,也要象全民企业一样,设有安
全的专管机构和人员,做到每个施工现场都有专职安全员,每个班组都有兼职安全
员,形成专群结合的安全管理网络。”
《要点》还规定: “施工队伍的素质要得到明显提高。1995年施工企业经理 (四
级以上)要全部经过安全培训考核后上岗,1996年四级以上企业的专职安全管理干
部都要具有中级岗位证书,1997年四级企业的专职安全干部必须有20%~30%以上
的人员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施工现场除配备专 (兼)职安全检查员外,还必须建
立健全以全国总工会 《三个条例》 即 《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工作条例》、《工
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和 《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工作条例》为依据,
实行群众监督的管理体制。群防群治制度是在建筑生产中,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群众
监督检查,以预防和治理建筑生产中的伤亡事故。工会组织,要在监督执行安全生产
的法规方面,行使应有的权利。
三、国家、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专管部门职责
(一)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部)主管全国建筑安全生产的
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方针、政策,起草或者制定建筑安全生
产管理的法规、标准;
2.统一监督管理全国工程建设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组织
保证体系;
3.制定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组织建筑安全生产技术的
开发与推广应用;
4.指导和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建筑安
全生产的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5.统计全国建筑职工因工伤亡人数,掌握并发布全国建筑安全生产动态;
6.负责对申报资质等级一级企业和国家一、二级企业以及国家和部级先进建筑
企业进行安全资格审查或者审批,行使安全生产否决权;
7.组织全国建筑安全生产检查,总结交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