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肖剑忠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自序 基础理论篇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附个案一:温岭市横峰文化站 农民自办文化 附个案一:莲花县坊楼镇乐队 附个案二:秦关仁和他的海盐县华星数码电影放映队 文化现象篇 精英回归 村志编撰 节庆 农民图书室 农家乐 民间收藏 1 修谱 宗祠 农村宗教 综合调研报告篇 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 城中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拱墅区 X 村为例 参考文献 2 自 序 “现代科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对文化的认识。这就像海底的 游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除非有机会离开水,接触到空气。在历史上, 人们也只是很模糊地意识到文化的存在。出于偶然,他把自己的社会 风俗和其他社会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文化的存在。”美国文化人类学 家拉尔夫·林顿在其专著《人格的文化背景》所说的这句话,在很大 程度上就是对我关注和研究农村文化,并最终写成此书的生动诠释。 我出生于赣西南地区的一个边远小县,和该地区乃至整个江西省 的其它县、市一样,我们家乡的绝大多数村落属于宗族性村落。在走 出那个基本同质的文化区域之前,我对家乡的文化和风俗更多的是讨 厌和排斥,而不是喜欢和认同,尽管我在那个环境中生活了这么久, 与那个文化群体相伴了这么多年。毫不掩饰地说,那时的我总觉得家 乡的种种观念和风俗习惯太旧太土,距离现代文明太远,需要来一个 彻底的移风易俗,就此而言,说我曾经是一个文化激进主义者毫不为 过。自 1995 年起,我便开始了自己在浙江工作——读书——再工作 的人生历程,在这一时期,由于接触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以 及阅读了许多“三农”学者的著作和论文,我才渐渐地发现自己先前 的看法和想法过于幼稚,乃至于近乎偏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 热闹一时的《中国农民调查》一书记载了不少侵犯农民利益的血腥案 3 例,可联系到我们家乡,我发现很多都对不上号,在我们家乡,不仅 村干部难当,而且与《中国农民调查》一书所描述的相反,乡村干部 暴力欺负农民的事件较少,倒是农民因对政府或村干部不满,而自发 组织起来砸派出所和乡镇政府的事件较多,其原因何在?思来想去, 我觉得主要是宗族性村落内聚力、合作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很强之 故。特别是后来读到贺雪峰教授的一系列著作,更使我坚信,宗族文 化浓厚的农村地区往往有着虽然不是最优但相对不错的乡村治理,因 为它至少可以满足村民们对秩序等基本价值的追求,可以为农民群众 提供道路等村庄基本的公共产品。由此,我改变了先前头脑里固有的 宗族文化属于落后文化,应该抛弃的错误想法。再后来,随着调研范 围的进一步扩大,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历史悠久、 文化传统保留较好的村庄,其村民共同体意识往往较强,邻里关系大 多比较和睦,老年人比较受尊重,信外来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天主 教和伊斯兰教)的也较少。至此,我越发觉得传统乡村文化对于提升 乡村治理水平和增进农民群众的福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与现代 化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尖锐对立、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彼此兼容、 互相促进的,并进而萌发了总结各地农村文化建设经验,发掘各种文 化现象中的积极因素,为推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借鉴的念头。 本书的十多万文字几乎全是我近年来在各地农村调查和思考的 结果,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块:一是从政府的角度,探讨如何保障农 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二是从民间的角度探讨如何巩固乡村社会的 共同体意识。这一内容的布局也反映了我心中的一个真诚愿望,那就 4 是充分调动政府和民间社会的能量,发挥两者的优势,使农民群众不 仅可以便捷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低成本地获得各类公共文化 产品和服务,而且因为有着乡村文化的支撑,他们可以过上有精神寄 托、稳定预期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