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古运河整治规划.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沧州古运河整治规划 作者:任雪 一、沧州市概况 二、运河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问题 三、古运河的整治恢复 一、沧州市概况 地理区位分析 交通区位分析 产业分析 经济区位分析 历史沿革 地理区位分析 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北省的东部,北依天津,南依山东,与北京、石家庄两大都市等距相望。 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辖3区、4市,10县。 沧州地处河北省东南,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京津一小时交通圈内区域城市。 交通区位分析 京沪(北京-上海)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上海)、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我市肃宁县交汇。 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趋明显。 沧州市 产业分析 拥有95公里海岸线,盛产原盐,是全国四大产盐基地之一。年水产品捕捞量达11万吨,海洋生物1000余种,盛产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其中“渤海对虾”、“梭子蟹”享誉海内外。 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农业,形成了畜牧、牧草、蔬菜、林果四大产业;工业,形成了以化工为主,轻工、纺织、机电、医药、建材等协调发展的工业经济框架。 沧化、沧炼、大化、华油一炼是四大化工龙头企业,化工主导产品有化肥、汽油、柴油、烧碱、石油制品、PVC树指、TDI等70多种。沧州还是全国著名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电线电缆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经济区位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沿海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地位突显。 2006年11月召开的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并把沧州放在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首当其冲的位置。 经济优势:独特的港口优势、优越的区位条件 、明显的产业优势、日益突出的后发优势 历史沿革 沧州因濒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是一座有着1490多年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古城。沧州部分地区在上古时期属幽州和兖州,西周时属青州。 三国属魏国,南北朝时属北魏的瀛州和冀州,公元517年(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设立沧州,公元627年(唐朝贞观元年)属河北道,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沧州置景城郡,治清池县(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沧州。 二、运河的历史发展及现状问题 古运河的历史发展 现状存在的问题 古运河的历史发展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 主要建于中国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元朝时取直疏浚,进一步通到北京,全长1794公里,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现状存在的问题 由于工业化初期对环境保护的忽视,使得运河两岸颓败衰落,成了城市的心腹大患。 运河水系来水少、地势低,造成运河水环境承载能力先天不足。 大量的生活废水未经过处理经支流进入运河干流 近几年河道底泥重新淤积。 ——水质较差 现状存在的问题 规划范围内53.6%位非建设用地,以耕地等农用地与河流水域为主。 现状建设用地主要分城市居住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 永济路与新华路之间运河东岸、新华路以南运河西岸有大量的城市居住用地以一层平房为主,在外部景观上与村庄建设用地很难区分,基础设施配套落后、环境卫生差。 ——两岸用地功能布局混杂 现状存在问题 未经整治的沿河地带多被占据,岸线公共拥有性差。 运河沿线的企业、仓储用地、居住小区多为逼近岸线分布,或者直接占用岸线,致使运河沿岸很少有开敞空间、公众难以接近运河水面。 ——运河公共拥有性和视觉通透性差 现状存在问题 近年来沿河地带的许多区块已经实施了改造,还有大量的用地区块正在加紧改建。但由于整体规划的滞后,这些改造和开发缺乏整体方案的指导,相互间缺乏足够的分工协调,某些方面存在局部化、个别化的色彩。这将可能成为今后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改政造的制约因素,不利于运河整体形象的树立和功能布局方案的贯彻实施。 ——开发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 现状存在问题 大运河作为一条文化线路,应该受到整体保护,市区低端保护的较好,市区以外的部分保护较差。 运河遗产缺乏专业性的保护,按照真实性的原则对这些古迹进行保护将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是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仅有地方政府单方面的保护是不够的。 ——文化特色的消失 三、古运河的整治恢复 整治措施一: 将运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性保护。运河的保护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段,而应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不仅要保护运河河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