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也说教育的进步与退步.docx

【教育随笔】:也说教育的进步与退步.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随笔】:也说教育的进步与退步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教育随笔】:也说教育的进步与退步 【教育随笔】:也说教育的进步与退步 教育越来越精致、精细、纤细,而离粗犷、广阔乃至野性越来越远。这是教育的进步还是退步?吴局长面向一众校长和教师发问。 我想起毛泽东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的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他说:直观则赖乎耳目,思索则赖乎脑筋,耳目脑筋之谓体,体全而知识之事以全。故可谓间接从体育以得知识。强调体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也理解,吴局长的问题不只指向德、智、体、美育关系的思考,更有对教育治理与教育现象的感慨。 最近一些年,有的人精致教育嫌其不够,还要教育精致化,有的人精细管理 嫌其不够,还要管理精细化。而所谓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众声鼓噪之中,教育的各种概念迭出,教学的各种模式风行,检查与考核频繁,学校与师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国家教育部长甚至为此呼吁:我们给学生要减轻负担,要给老师也减轻负担,现在老师负担是很重的,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的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学校要拒绝它们,让老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学校与教师是推动教育进步的主体。其作用如何发挥,有赖于端正教育发展的理念与提升教育治理的技术,更深刻地回答如何治理教育与教育该当如何的问题。 分割线 信任学校和教师是教育进步的前提。信任赤字导致系统功能弱化,如果在政府、学校和师生这个系统里信任赤字上升,其间出现包办代替、强制性干预等一些所谓刚性管理的做法就不奇怪了。今天,我们看到,诸如一堂课老师只准讲几分钟,学生之间必须相隔几厘米,办公室里不能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小说等书籍,在一个区域里刮起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旋风等等奇葩的规定与现象,其原因正在于此。事实上,学校是教育发展的组织主体,师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缺乏对他们的信任,遑论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还权于学校和教师是教育进步的关键。学校办学自主权,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权,国家《教育法》《教师法》等有明确规定。落实好这些法定权利,让校长与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竞相迸发,才能成就许许多多好学校,如此生动活泼的教育生态标志着教育的真正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九思先生高中毕业于江苏扬州中学,他认为好学校首先就是教师水平高,教书教得好.他说:扬州中学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好学校。那时校长叫周厚枢。他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聘请了一批好教师。不仅主课教师要聘好的,而且音、体、美各科教师也要聘好的。几十年过去了,他还记得自己读书时的美术老师吴人文是周校长从上海请来的,扬州中学大礼堂上的浮雕即其作品。对教师于办学的意义,当今的校长们也不是不明白。问题在于,今天引进一个教师又何其难哉!何况还权于学校和教师远不止一个教师聘任权! 分割线 立志高远而不迷失教育进步的方向。古圣先贤读书治学,素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旨归。惟科举于隋唐兴起,历经两宋,迨至明清,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等的规范、体式日益完备。这正如八旗兵后裔老舍先生所说,在清朝最后的几十年,上自王侯,下至旗兵……若是细心的去看,就还能看出一点点旗人怎样在最细小的地方花费了最多的心血.于是,教风、学风则日渐空疏,经世之才愈益匮乏。举业做精致了,教育变僵化了;人的格局变小了,国运衰颓了。这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废科举、兴学校的大背景。因而,我时常记起胡元倓先生对辛亥元勋黄兴说的话: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教育,是磨血之人.新学初创,学校很少高端大气的楼宇,也没有什么时尚的教育理念,而丰富的师生生活,阔大的教育气象,强劲的教育创造,甚至还显得有些粗糙的教育形态,直到今天依然令人神往。当把教育发展置于时代大潮、校长和教师情系家国天下的时候,我们就会远离那些琐屑、庸俗甚或光鲜。这是人们纪念禹之谟、胡元倓、朱剑凡、彭国钧等教育先辈的意义所在,那是一批湖湘大地上百年名校的开创者! 遵从规律以保持教育进步的定力。教学质量关乎学校的声誉乃至生存,没有谁否定文化成绩或者高考与中考对于师生与学校的的意义。引起社会非议的,往往是那些非同寻常的教育或学校行为,如高考吊瓶班,如学生高考录取北大清华就予其20万元甚至更高的奖金等等。教育规律本质上是反映教育常识的,好的教育一定是遵从常识的教育,而非同寻常一般也非为常理.教育首先是科学,如果离开常识与常理,就会跌进目的与手段、目标与路径、价值与结果、主体与客体等诸多悖论之中,见诸于外则是教育认识的言不由衷、教育风气的功利浮躁、教育治理的折腾反复、教育过程的苛求细察,而诸如真诚、扎实、安静、包容等美好的教育品质和教育体验,就成为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 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读1890年8月27日恩格斯致保尔·拉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