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交联技术 在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化学键 动态交联品种: PP/氯化丁基橡胶、PP/EPDM PP/天然橡胶、PP/丁基橡胶 CPE/PP、PA/丁基橡胶 PP/PA、CPE/PA * 动态交联剂 P- 二羟甲基苯酚类 M- 双马来酰亚胺类 MM-双马来酰亚胺/促进剂DM类 MO-双马来酰亚胺/有机过氧化物 O-有机过氧化物 S-硫黄/促进剂类 SO-S-肥皂/硫黄或硫给与体类 * 动态交联实例 丁腈橡胶/PVC(50/50) 100 硫化促进剂(D/DM) 2~3 硫黄 0.8~1.5 1.2-聚丁二烯/PE 100 硫化促进剂(TT) 0.25 硫化促进剂(DM) 0.25 硫黄 0.17 天然橡胶/PP/LDPE 100 硫化促进剂(DTDM) 4 硫化促进剂(CE或OTOS) 2 硫化促进剂(NOBS) 1 硫黄 1 * IPN技术 IPN技术是指互穿网络技术 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共混时,两种分子在共混体系内互相贯穿,在分子上达到“强迫互溶”和“分子协同”的效果。 PVC/聚(丁二烯-CO-丙烯腈) 丁腈羟聚氨酯/聚环氧乙烷 端羟丁腈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S/聚丙烯酸乙酯 * 塑料配方中各组份的关系 协同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高于其单独加入时的效果加和 对抗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低于其单独加入时的效果加和 加和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一起加入时的效果等于其单独加入时的效果加和 * 协同作用 在抗老化配方中 两种邻位取代基位阻不同的酚类抗氧剂 两种结构和活性不同的胺类抗氧剂并用 主抗氧剂HALS与辅助抗氧剂亚磷酸酯 在阻燃配方中 卤素/锑系复合阻燃剂 Cl,Br与Sb2O3 卤素/磷系复合阻燃剂 PX3,PX2,POX3 * 对抗作用 在抗老化配方中 芳胺类和受阻酚类抗氧剂不与碳黑类UV屏蔽剂共用 两种结构和活性不同的胺类抗氧剂并用 常用的抗氧剂与某些含硫化合物 在阻燃配方中 卤素阻燃剂 与 有机硅类阻燃剂 红磷系阻燃剂 与 有机硅类阻燃剂 * 对抗作用 不同的防老化剂并用可提供不同的防护作用 在热稳定剂中 三盐/二盐;Ca/Zn 在润滑剂中 在阻燃配方中 不同类型增塑剂、抗氧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并合作用 * 塑料配方各组份的混合 混合物料的种类 混合对物料的要求 物料的混合原理 混合设备 提高混合均匀性的方法 * 混合物料的种类 润性物料 含有大量液体添加物的混合物料 非润性物料 不含有大量液体添加物的混合物料 * 混合对物料的要求 粉状物料 粒状物料 助混剂:白油、松节油、DOP、硬脂酸 配方实例: (1) LDPE 100kg;钼红 0.015kg;钛白 0.005kg;白油 30ml (2) PS 100kg; 油溶红 0.005;磷酸三甲酚酯300ml * 物料的混合原理 扩散作用 气-气; 液-液间的扩散 对流作用 搅拌机中的混合 剪切作用 双辊压延机、挤出机、密炼机、开炼机的混合 * 混合设备 初混合设备 高速混合机 捏合机 转鼓式混合机 螺带式混合机 塑炼合设备 双辊炼塑机 挤出机 密炼机 * 提高混合均匀性的方法 物料的预处理 对于液体组分预热 研磨成浆料 填料的表面处理 混合加料顺序 升温 * * * * * ~ * * * * * * * * * * * * * * 正交设计法举例PVC 选L9(34)型正交表,排布参见表1—9 将试验结果列于表l—9所示的L9(34)正交表中 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直观分析法 以冲击强度指标为重点,比较其三水干的最佳值可知,A1、B3、C1、D3为最优化组合 * 正交设计法举例PVC * 正交设计法举例PVC * PVC例子 对于极差的大小,计算方法为选取极差大的两个水平相减 结果说明CPE用量是PVC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 *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法 中心复合试验法是因在中心点做许多重复试验而得名。它是配方变量因素与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方程,因而又称为回归分析法 * 塑料配方中各组份的相容性 相容性原则 溶解度相近相近原则 极性相近原则 结构相近原则 结晶能力相近原则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 粘度相近原则 * 溶解度相近原则 溶解度参数:单位体积内聚能密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套损检测技术在青海油田的应用-测井技术.PDF
- 2013年度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七一.doc VIP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共三套).docx VIP
- 2023江苏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docx VIP
- 赤峰市2025届高三年级4•20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共五套).doc VIP
- RBA8.0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格式可转换WORD).pdf
- 社区信息化相关术语及其关系分析.pdf VIP
- 搅拌站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方案.docx VIP
- 二手青储打捆机买卖合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