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丰城市高铁客运站站前区域城市设计及控规调整》公示简要说明
1、规划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八横八纵”的干线路网布局,京港高铁-昌吉赣客专将于2019
年竣工,届时丰城将正式迎来高铁时代!目前,丰城东站正处建设中,将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
使用。为配合火车站的运营,须完善站前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为此,特启动丰城市高铁客运
站站前区域城市设计及控规调整等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区原有控规调整主要原因如下:
(1)区域发展新格局。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 (2015-2030)》确定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发展定位为:联动
“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高地、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聚集区、国家绿色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水文化旅游区。丰城作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鄱阳湖
生态城市群 “1+2”复合城镇发展走廊的重要节点。
《南昌大都市区规划 (2015-2030)》确定丰城作为南昌大都市区的两座副中心城市之一,
是 “一核、三组、七廊”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中的丰樟城镇组群的重要发展极,形成南昌西南
面的昌赣产业廊道。
丰城在区域格局中的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应充分发挥自身地缘优势,主动承接南昌经济辐
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南昌大都市。在新的区域发展格局下对片区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
求。
(2)重大交通设施变动。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 “八横八纵”的干线路网布局,京港高铁-昌吉赣客专将于
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丰城东站正在建设当中,但其选址与 《丰城市商贸物流城详细
规划》中丰城东站的原规划位置有所调整,以致对整个东站站前区域的范围及功能布局产生较
大影响。
(3)落实新政策及要求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高铁
车站周边区域开发建设在建设规模、站成一体融合发展、集约用地、完善配套等方面提出了新
的要求。本次规划需结合相应的要求予以落实。
2、规划目标
立足基地生态资源优势及优越的交通条件,将规划区打造成为:丰城市高效便捷的交通枢
纽、紧凑复合的商贸中心、绿色生态的游憩中心以及特色魅力的形象窗口。
3、规划范围
丰城东站站前片区及天宝大道两侧区域。即北至规划丰城火车站;南至丰城东站以南约330
米处;西至物华路;东至丰抚线;总规划面积约为197.67公顷,规划人口3万人。
4、功能定位
依托基地便捷的交通条件、玉龙河优美的生态环境,将基地打造成为融合交通枢纽、商务
办公、商业服务、休闲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丰城市城市副中心。
5、规划结构
总体上形成 “一轴、三心、两廊、两区”的基本格局。
一轴:沿天宝大道形成连接丰城站与丰城东站的商业服务设施集聚轴。
三心:
商务中心——依托高铁客运站及玉龙河生态资源打造集商务办公、文化娱乐、旅游服务、
宾馆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站前商务中心。
商业中心——凭借即将建成的龙润城市广场及玉龙河北支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片区级商业
旗舰综合体,营造良好的商业氛围。
游憩中心——在物华路西侧、龙光东大道以北区域,结合玉龙河公园打造集体育运动、文
化活动、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游憩中心。
两廊:玉龙河向下游延伸的两条绿化通廊。
两区:由龙光东大道将规划区界定为两个功能各异的特色主题分区。各分区主要功能如下:
站前集散区——位于龙光东大道以南,依托高铁站点,构建融合商务办公、购物餐饮、文
化休闲娱乐的复合功能区。
服务配套区——沿天宝大道位于龙光东大道以北,集生活服务配套、商务办公、休闲购物、
酒店公寓为一体的生活配套功能区。
6、用地规模
本规划总用地面积197.6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45.47公顷, 占总用地23.00%;公共管理
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0.32公顷, 占总用地 0.16%;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7.97公顷,占总用地
14.1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80.75公顷, 占总用地40.85%;公用设施用地 0.79公顷, 占总
用地 0.40%;绿地与广场用地42.38公顷, 占总用地21.44%。
7、道路交通
规划区内道路根据使用需要,分成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主干路为规划区
交通骨架,承担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次干路为内部和临近区域连通集散道路,以支路为内部
连接网络,规划功能完善、结构和级配体系合理的道路网体系。
主干路:规划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