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计算机病毒与黑客.ppt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第4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 -*- 第十一讲思考题: 1、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计算机病毒有哪些表现现象?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 2、蠕虫病毒与一般病毒比较有何特点?试述它的传播途径及防范方法 3、木马与一般病毒比较有何特点?试述木马的基本原理 第4章 计算机病毒与黑客 本章教学要求: (1)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3.1) (2)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类型;(3.1) (3)了解计算机病毒表现现象(3.1) (4)掌握木马原理;(3.4) (5)了解木马的启动方式;(3.4) (6)了解特木马隐藏的基本方法;(3.4) (7)了解特洛伊木马查杀方法;(3.4) (8)掌握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防范基本方法。 (3.5) 4.1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4.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病毒定义表明了计算机病毒就是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4.1.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思考题1.1) 1.破坏性。 2.隐蔽性。 3.传染性。 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 4.潜伏性。 5.可触发性。 6.不可预见性。 4.1.3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 1.软件产品的脆弱性是产生计算机病毒根本的技术原因 2.社会因素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土壤 4.1.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主要是通过复制文件、发送文件、运行程序等操作传播的。通常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 1.移动存储设备 包括软盘、硬盘、移动硬盘、光盘、磁带等。硬盘是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主要目标。 2.网络 目前大多数病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破坏性很大。 4.1.5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我们把计算机病毒大致归结为7种类型。 1.引导型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软盘、硬盘上的引导扇区或改写磁盘分区表(FAT)来感染系统。早期的计算机病毒大多数属于这类病毒。 2.文件型病毒。它主要是以感染COM、EXE等可执行文件为主,被感染的可执行文件在执行的同时,病毒被加载并向其它正常的可执行文件传染或执行破坏操作。文件型病毒大多数也是常驻内存的。 3.宏病毒。宏病毒是一种寄存于微软Office的文档或模板的宏中的计算机病毒,是利用宏语言编写的。由于Office软件在全球存在着广泛的用户,所以宏病毒的传播十分迅速和广泛。 4.网页病毒。网页病毒一般也是使用脚本语言将有害代码直接写在网页上,当浏览网页时会立即破坏本地计算机系统,轻者修改或锁定主页,重者格式化硬盘,使你防不胜防。 5.混合型病毒。兼有上述计算机病毒特点的病毒统称为混合型病毒,所以它的破坏性更大,传染的机会也更多,杀毒也更加困难。 以上病毒为通常意义上的普通病毒 6.蠕虫病毒。(思考题2.1) 蠕虫病毒和一般的病毒有着很大的区别。对于蠕虫,现在还没有一个成套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蠕虫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性病毒, (1)蠕虫病毒与一般的计算机病毒不同,它不采用将自身拷贝附加到其它程序中的方式来复制自己,也就是说蠕虫病毒不需要将其自身附着到宿主程序上。 (2)蠕虫即可独自传播。蠕虫病毒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具有极强的自我复制能力、传播性和破坏性。最危险的是,蠕虫可大量复制。例如,蠕虫可向电子邮件地址簿中的所有联系人发送自己的副本,联系人的计算机也将执行同样的操作,结果造成多米诺效应(网络通信负担沉重),业务网络和整个 Internet 的速度都将减慢。一旦新的蠕虫被释放,传播速度将非常迅速。不仅使网络堵塞,还使您(和其他人)花费两倍于以往的时间才能看到 Internet 网页。 蠕虫病毒的传播与防范(思考题2.2) 蠕虫病毒是传播最快的病毒种类之一,传播速度最快的蠕虫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传遍全球,2003年的“冲击波”病毒、2004年的“震荡波”病毒、2005年上半年的“性感烤鸡”病毒都属于蠕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