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贺松其药论五则.ppt
* 人参的分类 从中药炮制学上和功效上而言,人参可以分为: 生晒参: 即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晒乾,润透,切薄片而成。现代多为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成。 红参: 是用五加科人参的根,经过蒸制后,润透,切片而成,因为颜色为红色,所以称为红参。现代也是由人工栽培的人参制造而来。 野山参: 是野生的五加科人参的根。 西洋参: 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主要产於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又名花旗参。 * 从人参的产地来分,人参可以分为: 吉林人参 朝鲜人参 (又名:高丽参,别直参), 西洋参 * 人参的功效 大补元气、宁身益智、益气生津、补虚扶正、延年益寿之功效,被誉为“益气要药”。 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参除了能滋补强身外,在防肿瘤、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降糖降脂、改善学习记忆、增强性功能和免疫功能及解酒等方面均有疗效。 * 补中益气汤 【来源】《脾胃论》卷中,【组成】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主治】 1 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 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 2 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 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 热头痛; 3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 当归补血汤 【组成】 黄芪(30克) 当归(6克)【功用】 补气生血。【主治】 血虚阳浮发热证。 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 八味丸(八味地黄丸) 来源于汉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肾气丸方,所以本品即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具有壮肾益阳的功效。 附子和桂枝这两味药都是入心、肾、脾经的热性药物,能祛风通络、温补肾阳,所以用六味地黄丸加上桂枝、附子而组成的金匮肾气丸不仅具有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作用,而且还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使之达到温补肾阳的目的。 因此,金匮肾气丸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至的腰膝酸痛、肢冷、浮肿、小腹胀满、小便不利、小便频数、痰饮喘咳、舌淡、脉细无力等症。 * 补阴丸 【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异名】虎潜丸 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 【组成】黄柏、知母、 熟地黄、 龟版、 白芍、 陈皮 牛膝、 锁阳 当归、 虎骨。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脉虚浮洪数,久不生育。 * 四 菊 1 作者生平简介 李时珍(公元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 他在临床实践中深感历代本草谬误甚多,遂以毕生精力研究医药学,参阅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800多种;并亲自去各地调查,广泛收集药物知识,采集药物标本,耗费二十七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在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 * 2 《本草纲目》内容介绍 (1)内容 《本草纲目》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 总结。 分五十二卷、十六部,六十二类,约二百万字。 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 附方一万一千余条,附药物形态图一千余幅。 * (2)该书特点 将药物的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共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16部。) 每药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名称统一,结构严谨。(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 对药物的形态鉴别方法和内容也是较为逼真和完善的。 * (3)意义 在“集解”项中,博览群书,引录了许多现已失传的古代本草书中对药物鉴别的记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该书的出版,对中外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研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