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酒钢1号高炉炉役末期维护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18 PAGE \* MERGEFORMAT 219 酒钢1号高炉炉役末期维护实践 【摘 要】酒钢1号高炉(1800m3)第四代炉役已至炉役末期,通过加强护炉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强化炉体维护、控制适宜煤比和富氧量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炉效果,炉体冷却设备破损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炉底温度及炉缸水温差稳定,为高炉炉役末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炉役末期 护炉管理 操作制度 炉体维护 1.前言 酒钢1号高炉第四代炉役于1998年4月进行改造性扩容大修,炉容由1513m3扩至1800m3,采用了当时国内外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如球墨铸铁冷却壁、碳砖+陶瓷杯综合水冷炉缸炉底、DDS液压泥炮、高炉系统计算机控制等技术,高炉鼓风机采用静叶可调式轴流机,配合德国西门子汽轮机。本代炉役设计寿命8年,利用系数1.6t/m3.d。大修后于1998年6月12日投产,生产期间由于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冷却设备破损严重,分别于2002年7月、2008年7月进行小修,更换了炉体破损冷却壁,对炉皮变形、开裂部位进行了挖补,对风口带进行了整体浇注,但对炉缸未作任何处理。通过加强护炉管理、优化操作制度、坚持含钛料护炉、强化炉体维护、适当控制喷煤量和富氧率等一系列护炉措施,有效控制了冷却设备破损速度,保证了炉底温度及炉缸水温差的稳定,为高炉炉役末期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1号高炉1998年6月大修投产以来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截至20**年3月,1号高炉已运行11年9个月,超设计炉龄3年9个月,累计产,单位炉容产铁8544t/m3,为酒钢高炉历史最好水平,目前1号高炉仍在正常生产。 表1 1号高炉1998年大修以来主要技术指标 产量(t) 利用系数(t/m3.d) 入炉焦比(kg/t) 煤比(kg/t) 综合焦比(kg/t) 入炉品位(%) 风温(℃) 富氧率(%) 煤气CO2(%) 1998年 545812 1.537 569 39 600 49.48 988 1.30 14.59 1999年 1202594 1.830 534 47 572 50.56 1007 0.87 16.31 2000年 1275334 1.936 561 41 594 50.60 962 0.33 15.13 2001年 1258191 1.915 534 72 592 51.12 959 0.78 15.85 2002年 1182620 1.967 484 90 556 51.20 1016 1.21 17.20 2003年 1338518 2.040 416 138 527 52.34 1105 1.43 18.65 2004年 1303148 1.978 428 139 539 51.44 1169 0.97 17.35 2005年 1298983 1.977 451 108 552 52.17 1059 0.79 17.34 2006年 1398767 2.129 416 132 536 53.30 1107 1.83 18.82 2007年 1454449 2.214 393 149 523 53.49 1090 3.02 19.63 2008年 1332691 2.145 409 150 539 52.90 1081 2.59 19.04 2009年 1438016 2.189 387 151 520 54.07 1096 2.57 20.05 10年1~3月 359635 2.220 378 155 516 54.44 1123 2.28 20.14 由于资源所限,酒钢高炉原燃料条件与国内其它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入炉品位低,为54%左右(见表1),渣量大,碱负荷高,长期在8.5kg/t左右。在这种不利条件下长期高强度冶炼,煤气、渣铁及有害元素对炉衬及冷却设备冲刷侵蚀严重,造成炉体冷却设备破损严重,尤其炉身下部、炉腹炉腰部位冷却壁破损现象尤为严重,2002年7月小修时,1号高炉9段冷却壁破损率达到37.5%;2008年7月小修时,炉腹6段冷却壁破损率达到22.9%,7段冷却壁破损率达到29.2%,炉身下部10段冷却壁破损率达到45.8%。随着冷却壁的大量破损,9、10段冷却壁处炉皮开裂、错位、变形严重,威胁高炉安全运行,被迫小修。 2009年以来,根据钢铁行业经营形势的变化,炼铁厂逐步改变了以往追求产能最大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制定了“降本增效、护炉保产”的经营理念,“长寿”和“低成本”的意识在高炉操作及管理者中日益增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炉效果,保证了末期高炉安全、高效运行。 2.高炉内衬及冷却结构 2.1 高炉内衬 1号高炉炉底五层碳砖,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64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