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华法令治疗指南.ppt
非出血副作用 非出血副作用中最重要的是皮肤坏死。 发生于治疗的3-8天,由皮下脂肪组织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引起,发病机制不清。据报道与蛋白质C、蛋白质S缺乏有关。 从低剂量(2mg/d)应用华法林,同时给予治疗剂量的肝素,并在数周内逐渐增加华发林剂量。这一方法可以避免蛋白质C在凝血因子Ⅱ、Ⅸ、Ⅹ减少之前突然降低,避免出现皮肤坏死。 三、口服抗凝治疗的临床应用 1、静脉血栓栓塞 口服抗凝治疗使INR维持在2.0-3.0,可有效预防髋外科手术和妇产科术后的静脉血栓。 极低固定剂量的华法林(1mg/d,INR1.5)可预防导管术后锁骨下静脉血栓,Levine和其同事报道这一剂量的华发林也能预防4期乳腺癌化疗后血栓形成。 2、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一) 抗凝治疗最佳时程受出血危险性和静脉血栓复发率的影响。 口服抗凝治疗每年严重出血危险性为3%,死亡率为0.6%,年血栓复发率为12%,死亡率为5%-7%,肺栓塞病人死亡率更高。 停药后血栓复发危险取决于病因,特发性血栓或血栓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可长期抗凝。抗凝治疗3个月,特发性近段血栓复发率为10%-27%; 治疗6个月复发率可降到7%。 中强度抗凝治疗(INR2.0-3.0)和更高强度抗凝治疗(INR3.0-4.5)疗效相似,且前者出血危险性低。 2、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二) 抗凝疗程可参考以下原则: ⑴近段复发性血栓应比远段孤立性血栓抗凝时间长; ⑵近段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应≥3个月,原因不明或病因不能去除者应≥6个月; ⑶以下病人应考虑长期治疗:发作1次的特发性近段静脉血栓,血栓并发恶性肿瘤,纯合型第Ⅴ因子Leiden基因型静脉血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S缺乏,实验室检查有血栓形成倾向者。 3、缺血性冠脉事件一级预防 血栓预防实验评价了45-69岁5499病人口服华法林(平均剂量是4.1mg/d,INR1.3-1.8)和阿司匹林(75mg/d)后,首次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性。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冠脉事件相对危险度年发生率减少34%(P=0.006);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单独治疗组相对危险度年发生率分别减少22%和23%,二者疗效相似。 联合治疗虽更有效,但出血性中风危险性明显增加。华法林需INR监测,潜在出血危险性高,因此高危病人的一级预防,低剂量的华法林并不优于阿司匹林。 在另一些实验中联合应用低剂量的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无明显疗效。 4、急性心肌梗死 (一) 关于急性心肌缺血的多个研究结果表明: ⑴高强度抗凝治疗(INR3.0-4.0)比阿司匹林有效,但出血增多; ⑵阿司匹林和中等强度华法林(INR2.0-3)联合治疗比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有效,但出血危险性增加; ⑶阿司匹林和中等强度华法林(INR2.0-3)联合治疗和高强度华发林一样有效,出血危险性相似; ⑷尚无证据证明中等强度华法林(INR2.0-3.0)在预防猝死和再梗方面比阿司匹林有效; ⑸没证据显示阿司匹林和低强度华法林(INR2.0)联合治疗比阿司匹林单独应用更有效,尽管联合应用出血危险性增加。 4、急性心肌梗死(二) *因此长期治疗方案包括: ①阿司匹林单独治疗; ②阿司匹林+中等强度华法林治疗; ③高强度华法林单独治疗。 *后两种方案比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更有效 但出血危险性增加,且使用不方便。 *急性心肌缺血长期抗凝治疗的另一种方 案是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5、心脏瓣膜置换术 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指南建议抗凝强度应和栓塞危险程度成正比。栓塞危险程度与植入心脏瓣膜类型有关。第一代的瓣膜建议INR应维持在3.0-4.5;第二代二尖瓣机械瓣INR应在3.0-3.5;第二代主动脉瓣机械瓣INR应在2.5-3.0。 美国心胸内科医生协会2001指南,ACC和AHA建议大多数换瓣的病人INR应维持在2.5-3.5;生物瓣和二叶式主动脉机械瓣低危病人INR可在2.0-3.0。 6、房颤(一) 五个抗凝治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显示,抗凝治疗使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69%,其中华法林使脑卒中的危险性下降80%。 大出血和颅内出血华法林组和对照组差别不大,小出血华法林组发生率偏高为3%。 阿司匹林75mg/d不能明显减少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325mg/d能使年轻病人脑卒中年危险度下降44% 。 6、房颤(二)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有效。 华法林比阿司匹林有效但出血危险性高。 随机研究表明华法林使高危房颤病人(每年中风率6%)中风绝对危险度降低更明显,而对低危险病人绝对危险度降低有限。 INR维持在 2-3时高危病人获益最大(十五攻关项目房颤脑卒中预防试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