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办案现状与解决对策
****
今天给各位领导汇报的基层办案现状,主要是根据基层食药监局执法办案所遇到的一些情况。目前基层办案是全员办案,所有食药监所、稽查分局都参入办案(一些局业务科室比如药品监管科、法规科也参入),办案类型是包括所有的“三品一械”。
一、当前基层食药监管部门执法办案存在问题
(一)人员方面问题
(二)财力、物力保障方面问题
(三)当地政府等方面干预
(四)法律法规不配套
(五)缺乏激励机制
(一)人员方面问题
1、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全省食品药品监管改革后,基层执法人员来自各个部门,有工商、质监、卫生、商务、教师等。卫生、商务、教师很多人员原来根本就没从事过市场监管执法活动,也没学习过相关法律法规。划转过来后,只进行了短期的培训,甚至没有经过培训,直接参加执法监管工作。他们对法律法规、稽查办案程序、执法文书的填写知之甚少,不能很快适应执法岗位的要求。工商、质监的从事过市场执法活动,但是都只是从事过某一个环节监督,其它的也不是很了解,具有专业性的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执法更没有接触过。基层执法人员年龄偏大,年轻同志少,真正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很少,法律专业的人员更少。
2、少数基层执法人员职业素质不高,执法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滥用职权,吃、拿、卡、要。
(二)财力、物力保障方面问题
1、执法装备。执法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硬件装备。基层食药监部门普遍缺少执法车辆,缺少调查取证所必需的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等设备。很多基层的同志,在执法办案过程中使用的是个人的摩托车和手机。缺少办公用房,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调查询问无法单独进行,查扣的物资没有储存地方,执法装备的匮乏制约着执法作用的发挥。
另外基层普遍没有法律、法规等业务书籍,学习、执法办案所用到的法律、法规都是临时从网上查找,有的法律修改了,有的政策文件、上级关于某个问题的答复等都不知道。省局下发的数量有限,能一个基层所一本就不错了。
2、办案费用。一个案件发案是基础,基层发案仅停留在“眼看、鼻闻、手摸”等最原始的方式、手段上,对于食品药品内存质量显得无能为力,办案领域也无法得到拓展。作为发案及取证的重要手段----抽检,基层往往因为无力承担买样、检测费用,不得不放弃案件办理。基层的实际中,往往一个案件的罚没款还没有办案的费用多。
3、办案目地。稽查办案的目地是为了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保护饮食、用药安全。但由于当地财政拨款不足,办案的目地就变成了罚款,案件数量和罚款金额主要取决于当年财政拨款后经费缺口的多少。最终导致执法办案变成割韭菜、罚款养人,影响了食药监部门的执法形象。
(三)当地政府等方面干预
这个问题涉及到执法环境的问题。现在的食品药品监管模式是地方政府负总责,地方政府往往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环境对立起来,强调经济发展,要求执法部门要少检查,违法违规少罚款、不罚款,强调为企业服务,忽视监管。基层食药监部门的人、财、物都受地方管理,一查到有关系的经营户,政府就出面“打招呼”,案件调查就变得很困难,有的就不了了之,致使违法行为不能得到纠正,也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四)法律法规不配套
1、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食品从多部门监管归由我们一个部门监管,但相关的法律没有尽快修改,配套的细则、规章也没有出台,许多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在现行的《食品安全法》中找不到具体对应的条款,有的仅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规定,或是兜底的条款,相反在工商、监质部门原来执行的涉及食品的法律、法规、规章都有,但我们能不能用,怎么用,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2、法律法规授于我们的执法手段有限,基层经营者法律意识不高,不配合调查很普遍,比如,检查时当事人走了、不提供相应账册、台帐等资料 、擅自转移查封物品怎么办等。
(五)缺乏激励机制
基层同志的都不愿意办案,不仅是不会办案,还因为办案难度大,会得罪人,还会有法律追责的风险,执法办案激励机制明显的不足。
一是经济方面的激励底,由于财力资源的制约、政策上的要求,有一些经济激励,但幅度较小,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二是政治方面的激励少,由于基层职位数量少、级别低,基层执法办案人员要晋升到副主任科员很难。
二、基层食品药品执法办案的对策与建议
(一)在整个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形成共识:要强化执法办案工作,要认识到执法办案是维护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拳头力量,是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在全系统营造一种大办案、办要案、办铁案的浓厚氛围。
(二)提高队伍素质
1、加强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方法有很多种: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剖析和邀请律师、专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特别要加强新修订、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培训。基层食药监部门可以采取“一月一法、一法一考、一月一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