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出口退税操作指南.ppt
由左至右四个步骤完成预申报。 * * * * 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所有明细数据和汇总数据录入完后,就可以正式申报工作。 选择“免抵退税申报→生成汇总申报数据”,输入所属期点击“确定”按钮后,要求录入汇总申报数据存放的文件夹,企业可以按照申报年月+hz的规则设定,例如200501hz,生成完后显示汇总申报数据列表。 汇总申报数据包括如下内容: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2.免抵退税汇总数据; 免抵退税正式申报 至此,免抵退税申报的完整流程介绍完毕。 4.3.11 要点:正式审核反馈信息处理 企业必须每月从税务机关取得正式申报反馈文件,并通过申报系统进行读入、处理 税务机关审核系统可以的正式反馈包括三种。税务机关每月给企业的为月度反馈。如企业申报数据发生丢失或无法通过备份数据恢复的,税务机关可提供给企业全部反馈,以供恢复数据。(图为审核系统) 4.3.9汇总表数据处理:前期出口单证不齐 当期收齐的处理 前期出口当期收齐单证的,应在当期免抵退税申报时一并申报且参与免抵退税的计算 第4章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4.4. 单证申报 第4章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4.5. 申报系统补充资料 4.5.1. 零申报和集中申报说明 4.5.2. 打印问题 4.5.3. 通用打印示例 4.5.4. 软盘问题 4.5.5. 数据备份与恢复示例 4.5.6. 数据筛选示例 4.5.7. 其他注意事项 4.5.1 要点:零申报说明 零申报是指不录入任何明细申报数据,包括不进行红冲和收齐,仅录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和汇总表。 零申报如前期有信息不齐记录,应进行预申报。 第4章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 4.6. 常见疑点解决方案 4.6.1 要点:主要疑点及解决方案 错误级别 空:视同审核通过 W:警告 E:错误 出口退税实务操作培训(外贸部分) 2006.12 “先征后退” 的计算具体规定 1、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贸企业在支付收购货款的同时也支付了生产经营该类产品的企业已纳的增值税款,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退还给外贸企业,征、退税之差计入企业成本。 “先征后退” 的计算具体规定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金额和退税率计算。 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先征后退” 的计算具体规定 2、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规定: (1)、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退税: 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6%或5% “先征后退” 的计算具体规定 2、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规定: (2)、从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商贸公司购进的货物出口,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征收率办理退税。 “先征后退” 的计算具体规定 3、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出口货物退税的规定: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报关出口的货物,按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金额,依原辅材料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应退税额。 支付的加工费,凭受托方开具货物的退税率,计算加工费的应退税额。 基本概念 所谓“单票对应法”,是指在出口与进货的关联号内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配齐申报,对进货数据实行加权平均,合理分配各出口占用的数量,计算出每笔出口的实际退税额。即在同一关联号的同一商品代码下应保持进货数量和出口数量完全一致,进货、出口均不结余。 基本规则 关联号 出口明细与进货明细的对应 多种出口、进货关系的处理方法 实际操作原则 ①同一张出口凭证(出口报关单)必须使用同一关联号; ②同一关联号下,属同一商品代码的进货明细与出口明细数量、计量单位必须相同; ③同一关联号下的明细记录必须是同一次申报; ④同一张进货凭证不能在同一次全部申报的,可开具分批单作为下次申报的进货凭证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审批流程图 税务机关 (申报受理岗位) 1.病毒检测 2.预审 3.预审结果反馈 税务机关 (申报受理岗位) 1.接受申报 2.出具回执 3.将电子数据与已盖章申 报表核对 税务机关 (单证对审岗位) 1.退税凭证合法性检查 2.退税凭证与企业申报 明细表核对 3.错误数据订正及其他调整 税务机关 (综合审核岗位) 1.计算机审核 2.生成疑点 3.疑点调整确认 4.审核数据转历史库 退税机关 (审批岗位) 退税审批 税务机关 1.退税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