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植物油加工业利润呈恢复性增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 2015年全国植物油加工业利润呈恢复性增长 2015年,植物油加工业发展好于上年度,利润恢复增长。国内油料油脂供给充裕,中小型榨坊发展迅速,大豆压榨产能仍在扩张。目前植物油加工业存在国产油料生产继续下滑、油料产后初加工技术装备缺乏、加工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油料过度加工现象突出以及消费不合理等问题。 一、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总体发展好于上年度,利润恢复增长。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植物油加工企业2184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75.9亿元,增长0.5%;利润总额367.7亿元,增长3.8%,比上年上升15.3个百分点。其中,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052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25.7亿元,增长0.8%;利润总额356.5亿元,增长3.9%,比上年上升15.4个百分点。 (二)油料进口量持续增加,市场供应充裕。2015年,我国进口大豆8169万吨,增长14.4%,至12月18日,大豆期末库存1700万吨(港口库存721万吨);进口油菜籽447万吨,下降12.0%。2015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6734万吨,增长8.5%,较上年上升1.8个百分点;进口植物油676万吨,增长4.1%,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供应充裕。 (三)中小型压榨企业发展迅速,小品种油料市场兴起。受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两湖、云贵川渝等地乡村以加工油菜籽为主的中小型榨坊发展迅速,浓香菜籽油渐成菜籽油市场主流,且市场稳中有升。同时由于消费者对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东北冷榨大豆油、两广地区浓香花生油、各地小磨香油等小榨坊在各地也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此外,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等新兴小品种油脂的自有品牌发展良好,市场前景看好。 (四)油料产地加工与低温压榨制油技术取得突破,油料加工行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积累,中小型油料产地加工技术与低温压榨制油技术取得突破,并在油菜籽、花生、油茶籽、芝麻等油料加工方面得到良好示范应用。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786-2015低温压榨花生油生产技术规范》已于2015年颁布实施。该标准的实施,为油料适度加工与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并对植物油加工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和综合利用度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植物油加工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主要原料价格下降导致生产下滑,影响原料供应。2015年,主产区大豆价格降幅达13.0%,油菜籽开秤挂牌价1.6元/斤左右,较2014年下降近1元/斤。受价格低迷影响,大豆、菜籽等种植收益逐渐降低,导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610万公顷,较2014年减少70万公顷,较5年前减幅超过32.7%,2015年国家取消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油菜秋播面积减少20%以上,这也使我国对进口大豆、菜籽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由于比较效益差,芝麻、油葵、胡麻等小油料作物种植逐渐萎缩。油料生产形势的变化对以国产油料为原料的企业,特别是油菜籽为主的企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油料产后初加工技术与装备缺乏,原料产后品质堪忧。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收获季节潮湿多雨,高效安全的贮藏设施建设较少,导致油料产后损失严重。同时油料易受潮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带来严重食品安全隐患。我国目前适合不同油料不同规模的干燥设备也较少,特别是适合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及村组使用的中小型多功能干燥机械装备十分缺乏,且现有干燥技术尚存在干燥后油料品质差、能耗高等问题。 三是油料加工能耗高、成本高,压榨开工率严重不足。油料加工过程中大量能源消耗是产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与国外油脂加工企业相比,国内大型油脂加工企业的消耗偏高,一些中小型企业更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加之产能过剩,大量油脂加工企业处于“小开小亏、大开大亏、苦苦支撑”的困境。大豆压榨开工率不足50%,压榨油菜籽和棉籽为主的企业开工率低至10%。在此背景下,油料加工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产品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亟需调整决策经营策略或重新定位。 四是油料过度加工现象严重,副产物综合利用不足。我国传统的制油工业普遍采用高温压榨与四(五)脱精炼技术,过度加工现象严重,不利于行业发展。一是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能耗高、炼耗高等问题;二是损失了生育酚、植物甾醇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营养素,并不可避免地产生反式脂肪酸、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严重降低了植物油的营养与安全品质;三是导致饼粕蛋白质变性程度高,有效氨基酸损失严重,只能用作低价值饲料的原料,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较少。此外,加工副产物如油脚、皂脚和脱臭馏出物以及油料作物秸秆、花粉等几乎未得到有效利用。 五是油脂消费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我国进口大豆油、棕榈油消费量占比过高,脂肪酸组成平衡合理的菜籽油、油茶籽油等消费量偏低。此外,小榨坊原料半径和产品销售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