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0岳麓版教案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课时及类型:1课时、新授课
HYPERLINK \o 历史教学 \t _blank 教学目标:
1、 HYPERLINK /Category_38/Index.aspx \o 知识 \t _blank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 HYPERLINK \o 历史教学 \t _blank 历史概念。
2、能力与方法目标:
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中充满了艰难与曲折;
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感悟经济发展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
通过对斯大林 HYPERLINK /Category_38/Index.aspx \o 时期 \t _blank 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 HYPERLINK / \o 教学分析 \t _blank 分析,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原因、成就与弊端及其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深刻影响。
3、价值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比较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重点: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其在实践中的经济教训。
板书设计:
????? 第15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 新经济政策
1、?????? 原因:①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原因)
???????? ②列宁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新思考(深层原因)
???????? ③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所作的调整(根本原因)
2、????????????? 内容:
1、评价:(认识及作用)
一、???????????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背景:①外: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 ?②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 ?③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主要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二、授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917 HYPERLINK / \o \t _blank 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新生的政权,遭受到巨大的压力。从1918年春天开始,英、美、法、日等国不仅派遣军队进犯苏维埃俄国,还扶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
针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一面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一面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以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战胜敌人,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HYPERLINK / \o 历史教学 \t _blank 学生回答?????????????????????????
?
①余粮征集制
征收办法是,由粮食人民委员会确定征收粮食的总数,自上而下地摊派给各产粮区,直至每个农户承担,按固定价格强制向农民征购。事实上,余粮征集制实行过程这,征购的不仅是余粮,连必要的口粮和种子粮也被征集一空。余粮征集制实际上是对农民强制的无偿的一种剥削。
②强制劳动
由于当时劳动力缺乏,1918年12月11日公布的劳动义务实施的办法规定,只有完成了一定的义务劳动才取得相应的口粮。同年12月又规定凡年满16岁至50周岁的公民都应该完成义务劳动。不从事劳动者,地方政府有权进行强制。
3、评价: HYPERLINK / \o 历史教学 \t _blank 学生回答——投影显示—— HYPERLINK /Category_125/Index.aspx \o 教师 \t _blank 教师引导学生从内容中举例说明
积极方面:该政策在当时形势下的实施是必要的,且是有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按战争的需要进行分配和有效使用,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
消极方面:该政策使农民负担过重,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践证明,它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一种尝试无疑是失败的,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4、探究:
既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