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年历史梳理和缅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电影百年历史梳理与缅怀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中国电影史一般被划分为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解放区的中国电影、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在这里,鉴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复杂性,且考虑到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的特殊性,我们从艺术高考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出发,按上面提及到的中国电影史的分歧进行简要概括。 一、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 1.“西洋镜”和第一部国产片 就目前所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电影,可能是在1896年8月2日上海许愿“又一村”的一次游艺活动上观赏舶来品“西洋影戏”。从此,电影的放映活动逐渐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中城市多了起来。北京丰泰照相馆是第一家由中国人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开设,并以拍摄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 1905年春夏之交,中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诞生。《定军山》是一部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片,该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70回合第71回,作为默片的《定军山》只选取了整出戏中“舞刀”、“请缨”、“交锋”等几个“做”、“打”片断。 2.第一批短片 1913年,年轻的张石川和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新民公司”,并拍摄了中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其后又拍摄了《黑籍冤魂》,《一夜不安》等。同年,黎民伟在香港也拍摄了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首次在电影中使用女演员严珊珊,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出口片。 3.商务印书馆和第一部故事片 1917年,商务书馆收购美国人器材,成立了“活动影戏部”,拍摄《商务印书馆放工》、《庆祝欧战胜利游行》等影片,开摄制纪录片之先河。 4.“三大公司”和新旧两派 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指明星(张石川、郑正秋,旧派)、天一(邵醉翁,商业路线)、联华(洪深、孙瑜,新派)。 5.类型电影与武侠片初期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片主要有喜剧片、歌舞片、言情片、侦破片等。 武侠片以明星公司的《火烧红莲寺》一炮而红以后,紧接着便有“昌明”、“暨南”等公司的《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等步其后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火烧”系列。 6.第一代导演和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 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导演主要有郑正秋、张石川、洪深、孙瑜等。 早期中电影的叙事模式主要有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外视点角度(全知视点,即无所不知的角度)、大团圆结局。 二、抗战前后的中电影(1931~1949) 从无声片到有声片 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是《桃李劫》(1934)。 2.“左翼电影”的兴起 “左翼电影”的兴起主要有以下背景: (1)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情绪全面高涨(1931年9月18日至1932年1月28日)。 (2) 鸳鸯蝴蝶派的影片票房惨败 (3) 公司老板改弦易辙。 (4) 中共加强对电影的关注。 3.“国防电影”的提出 “国防电影”与国防文学“的口号相互呼应。1936年1月,由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主张以电影为武器、对准国防线内外的敌人、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伺候8年,无论在上海还是在”大后方“、爱国的电影工作者拍摄了大量抗日电影,起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例如《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火的洗礼》、《东亚之光》、《风云儿女》等。 4.“软性电影“的干扰 “软性电影”奢谈“让眼睛吃冰激凌,让心灵做沙发椅”,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5.“孤岛电影”的奇观 所谓“孤岛”是指上海沦陷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1937~1941)的上海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与香港这两处相对平静的“特殊地方”。 6.“殖民电影”的怪胎 “殖民电影”指日本人在沦陷区拍摄的大量纪录片和故事片。如《圣战》、《新土》等。1937年海在东北成立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至战争结束时共拍摄了100余部故事片和200余部纪录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兰(日名山口淑子)主演的《支那之歌》、《战争之街》、《白兰之歌》等影片颇大。 7.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1946~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得一个转折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这几年也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光复后的上海,主要有“昆仑“和”联华“两家电影公司拍摄一批风格各异的影片。 三、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1937年以后,袁牧之、陈波儿、司徒慧敏、吴印咸等电影工作者到了延安。不久,成立了“延安电影团“,并利用贺兰人伊文斯赠送的器材,相继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大夫》、《战斗与生产结合起来》等纪录片。 四、新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9166)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解放区合国统区两支文艺(电影)队伍大会师,揭开了新中国电影的序幕。至1966年“文革”结束的十七年间,风风雨雨一路走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