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英及我國實施新巴塞爾資本協定現況
暨亞洲國家實施調查
中央銀行 潘雅慧
壹、前 言
為因應金融環境及經營風險日益複雜化,改進現行資本協定缺點,及鼓勵銀行加強風險
管理,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巴塞爾委員會)於 1999 年 6 月發布「新巴塞爾資本
協定」(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以下簡稱新資本協定)第一版草案,在歷經 2001 年 1
月第二版修訂及三次量化影響評估後,2003 年 4 月 29 日發布第三版草案,預計2004 年中正
式定案,自 2006 年開始實施。
「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主要修訂內容包括: 1.強調「最低資本需求」、「監理審查程序」
及「市場制約機能」等三大支柱;2.除原有信用風險及市場風險外,增加作業風險應計提資
本;3.修訂及增訂信用風險及作業風險資本計提方法,除標準法外,允許銀行使用內部風險
模型計提信用風險所需資本,並對信用風險抵減及資產證券化作進一步規範。本次修訂幅度
頗大,預期對各國銀行業及金融監理機關均將產生重大影響。
各國為因應新資本協定之實施,早已開始進行各項研究評估及法案研擬工作,其中美國
於去(2003)年發布立法草案預告書(ANPR) ,初步決定採雙軌制,且將進一步量化評估影響性,
以分析對個別銀行及金融機構整體之衝擊,並發布內部評等法及作業風險進階衡量法之監理
準則草案,徵求各界意見。英國亦已於去年發布諮詢報告,提出實施計畫及初步構想,預計
由銀行自行選擇適用方法,並預計 2004 年中發布法規修訂草案,徵詢各界意見。我國係由財
政部金融局及銀行公會聯合成立共同研究小組 ,研究評估影響性,研擬可採行內容及法規修
訂建議,截至目前為止已發布第一及第二階段研究報告,研究工作仍繼續進行中。
本文主要介紹美國及英國有關資本適足性之監理現況及實施新資本協定計畫,我國共同
研究小組初步研究結果,及國際清算銀行之金融穩定研究院(FSI)2003 年底對亞洲國家實施新
資本協定之調查,提供各界參考。
貳、美國資本適足性規範演進、現況及實施計畫
一、 美國資本適足性規範之演進
1
依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研究報告 指出,銀行究竟應持有多少資本才算適當,美國銀
行監理機關持有兩種不同觀點。1980 年以前,監理機關認為每家銀行所面臨風險均不同,資
本是否適足主要依據銀行經驗及監理機關判斷,並不贊同以簡單之量化定義來決定,惟自 1980
年起受金融危機引發立法之影響,改而強調明確定義之量化標準。新資本協定則融合此兩種
1 ”Basel and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 Regulation :Moving Forward, Looking Back”, 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2003.1.14.
1
觀點,大幅改變資本規範及對大型銀行的監理理念,不僅在新資本協定之數學架構中保留最
低資本需求之量化規定,更要求銀行依據所面臨風險,建置一套計提適足資本之管理架構。
(一)1980 年代以前,採非正式且主觀性標準
1980 年代以前,美國監理機關並未訂定量化之資本適足性標準,而係依個別金融機構所
處環境,採非正式且主觀性指標,評估時主要著重於管理能力及放款資產組合品質等,且普
遍不重視資本比率。當時認為僵硬的固定資本比率,將不利於完整評估銀行承受損失能力之
各項影響因素。
(二)1980 年代以後,採用明確量化之槓桿比率
1980 年代以後美國發生儲貸機構及儲蓄銀行危機,銀行資本減少及許多銀行倒閉,促使
監理機關於 1981 年首度採用量化之法定資本規範,規定主要資本(primary capital ,含淨值及
放款損失準備)對平均資產總額之槓桿比率。當時各監理機關均發布類似之資本準則,但對
資本涵蓋內容則有不同。聯邦準備銀行及財政部金融局(OCC)規定社區銀行最低資本比率為
6% ,大型區域金融機構則為5% ;FDIC 則規定資本占資產比率之門檻為 6% ,而最低比率為
5% 。1983 年美國國會通過「國際放款及監督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