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士学位论定
⑨MAST嚣鬏’S了瓣ESlS
自己葬送自己的未来;第三,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我
稍共同的未来》在提出持续发展的理念时裁指出:持续发展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
“‘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上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将此在特别优先的地位
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施加限
制。’’园只有对人类的行为加以限制,代际关系才能和谐,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
1.1.2实践背景
每一个入,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种美好
生活的实现又与生态系统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生态系统有着内在的运作规德,其
平衡与失调都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周期,所以就产生了跨代的人际关系问题。代际关
系阀题一直是社会科学者所关注的对象,因为即使在文化变迁较慢的社会也存在着
代际差异、隔阂与冲突,但代际问题真正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阀题则是在第二次世赛
大战以后,因为当时社会正处于急剧变迁时期,而代际冲突尤其明显。
我们当代人与未来人不是遥不可及的关系,当代人的后代连接着当代人与未来
人。两当代入与其后代的关系是直接的、现实的,当代入的焉代的需要、利益都是
直接存在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因此,当代人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是不容推卸的,
而后代入的权利也是确定的。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2
岁的加拿大女孩塞文·苏佐克作了一个感动世界的演讲,她说:“我们是从加拿大
来的一个四人小组,都是12岁到13岁的孩子,我们筹集了路费,不远万里来到这
里,是想告诉你们成年人:必须改变你们的方针和路线’’,“我们没有什么神秘的使
命,只是要为我们的未来抗争。你们应当知道,失去我们的未来将意味着什么?这
绝不餍予政治选举中的一场失败,或者股票市场上的一次失利。引‘在这里我要为我
们和我们的后代说话’’。她还说:“我只是个孩子,但我知道如果将用于战争的钱解
决环境问题,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她向与会的各国首脑们大声疾呼:“请
不要忘记你们为什么参加会议,你们在为谁做事,在你们优先考虑的事情中,有我
们吗?”④塞文·苏佐克作为当代人与未来人的中介,很好地阐骧了当代入与未来人
的联系问题。
世界银行在1992年《发展报告》中强调:为了使我们子孙最大限度地获得生活
不至于比我们差的机会……在考虑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什么时,必须考虑所有能决定
q翔fld
Co獭missi鳓掘酝vl∞姗鞠£赫鑫转evele≯拜捧矬l(WC£D)。0ureo嚣髓搬F蛙论摊搿ew‰戎:0x扬翻馥live强i|y
Press.1987.
口林娥.未来均选择——关予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鲢】.北京:中量环境料学如版社.1998:120.
●2
硕士学位论炙
⑨酝AS下£R‘ST糕ESlS
其幸福的和遗赠给其后代有形的、人力的和自然的资本扭。为此,世界各国都对代
际关系阀题做出了积极豹反映,美零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华盛顿大学兹爱遍·布朗·
韦丝教授对自然资源利益上的代际分配问题提出了“行星托管”的理论固;随着世
界气候气候的变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环境代际权利、跨流域污染治理的合作也
应运丽生@;中国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等,这些实践都是
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积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
对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问题,在其他领域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经济学、社
会学、哲学等基础理论均有广泛研究,在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交通运输部门、资
源部f1、社会保障部门等应用领域也从各自部f:的实际开震研究,提出了许多好的
决策参考建议,也为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
.1.2代际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对代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古代先哲们提倡的“造福后代福荫子孙体现了代际关怀,但没有形成思想体
系。传统和现有的经济学体系中、代际的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代际概念完全
不阕。莫迪剥安尼、萨缪尔森、拉齐姆、加受·S·贝克尔等人提出的代际均衡模
型中所研究的代际转移,以及现有的经济学体系中的代际转移都未涉及自然资源财
富代际主动转移,以及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转移,而是把转移局限在同一利益主体不
同时期(代际期)不同年龄阶段的财富转移消费。
可持发展理论中“代际概念是指不同利益主体之阍、上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
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在“自然资源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